摘要: 1、属性的来龙去脉 程序的本质就是:数据+算法=>以算法来处理数据以期待得到的输出的结果 然后到了面向对象的时代,类这一数据结构出现了,它把散落在程序中的变量跟函数归档封装,被封装的变量成为Field,函数成为Method 我们还可以控制它的可访问性,如private,public, 是否使用static关键字决定了字段或方法对类有意义还是对类的实例有意义 对类的实例有意义:比如Human类,Weight字段则对但个个体(实例)有意义 对类有意义:Amount总量,对但整个人类有意义 静态字段在内存中只有一个拷贝,非静态字段每个实例都有一个拷贝 而无论方法是否是静态的,在内存中只有一个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22 13:37 hailiang2013 阅读(27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wpf致力于将业务逻辑层处于核心地位,展示层永远处于逻辑层的从属位置wpf的这种能力源于DataBinding 、与之配套的Dependency Property系统和DataTemplateTarget <=> Binding <=> SourceBinding的源:也就是数据的源头,只要求是个对象并通过属性公开自己的数据,它就能作为Binding源例如:1.把控件自己或者自己的容器或子级元素作为源2.用一个控件作为另一个控件的源3.把集合作为ItemsControl的数据源4.使用XML作为TreeView或Menu的数据源5.把多个控件关联到一个“数据制高点”上,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22 13:36 hailiang2013 阅读(617)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