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数据库设计(第一版)
第一版包含7个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代码
貌似可以说的不多,主要包含静态代码、动态代码两方面的设计。
二、主体描述
对于业务主体而言,单位、个人、组织、国家、科室等都可能是主体。通过主体描述,可以将相同业务的主体信息模糊化处理。
三、菜单
可说的不多,就是菜单与菜单项的关系。
四、系统安全
这里有一个概念要明确,就是操作员。操作员可能代表一个组织、科室、单位或者个人。
一个科室可能有一个公共操作员,但在登录时却要求显示具体的人员信息,如何实现?
一个人员可能在多个科室工作,在使用同一个账号时,又该如何实现?
呃……我解决了。
注:目前发布的RTP第一版.PDM中,没有包含人员信息。只有机构和操作员。这是因为人员管理往往在业务部分体现,所以在平台设计时暂时将此处搁置。
但要注意:操作员只是用户系统登录的数据载体而已,我没有将操作员与人员直接挂钩。在RTP中,我使用“关系”来描述主体(操作员也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各种关系。这样,主体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且容易拓展。
计划在第二版中,加入关系约束定义。比如:互斥、捆绑、依赖等。
五、系统服务
这个其实我还有点小纠结,就是负载方面的处理。打算再加一张“服务发布”表来控制服务发布到哪个具体的app上,但这样似乎灵活度不够。如果通过XML来定义,是灵活了,但发布工作的工作量瞬间大了许多。
使用数据库来保存服务配置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发布时的工作量囧……
六、系统参数
你有很多参数表吗?抱歉,我最少是5张,最多也5张……
七、查询报表
哦,自定义查询及报表服务的数据库设计。
第二版要加入的内容
一、关系约束定义
二、系统服务执行计划
三、主体代码(即主体间代码可见数量不一样的处理方案)
多余的话改天再说,直接上PDM。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