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不端的一些思考

前言

由图书馆性骚扰事件,牵扯出学术不端行为,最后撤销硕士学位。正应了那句“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学术不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不端问题包括论文抄袭、洗稿、代写、造假、买卖、学历学位认证失信行为、掠夺性开放获取出版、批量引进海外“速成博士”等。

国际上一般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剽窃(plagiarism)。

 

惩罚措施

未授予学位的可不授予学位,已授予的可将学位撤销。

 

如何避免

从数据的处理防止学术不端

  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篡改。原始数据仍然必须保留一段时间。

从论文的撰写防止学术不端

  在撰写论文时,首先要避免剽窃。剽窃是指在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语句时没有做恰当的说明。

  对剽窃认识存在的两个误区:

  1. 认为只有剽窃他人的观点(包括实验数据、结果)才算剽窃,而照抄(套用)他人的语句则不算剽窃。

  2. 只要注明文献出处,就可以照抄他人的语句。在论文的引用或综述文章中介绍他人的成果时,不能照抄他人论文或综述中的表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从论文的署名防止学术不端

  在确定论文的署名时,要注意不要遗漏了对论文工作作出实质贡献的人,否则就有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的嫌疑。

  同时,论文的署名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如果在论文发表后被发现存在造假、剽窃等问题,共同作者也要承担相应责任,不应该以不知情作为借口,试图推卸一切责任。

  因此,不要轻易在自己不了解的论文上署名。

从论文的发表防止学术不端

  在有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发布学术成果的正常渠道。重要的学术成果应该拿到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接受国际同行的评议。

  许多学术期刊都明文禁止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posted @ 2025-09-18 16:54  Veritas_des_Liberty  阅读(2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