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7日

数据库性能优化详解

摘要: 性能调节的目的是通过将网络流通、磁盘 I/O 和 CPU 时间减到最小,使每个查询的响应时间最短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吞吐量。为达到此目的,需要了解应用程序的需求和数据的逻辑和物理结构,并在相互冲突的数据库使用之间(如联机事务处理 (OLTP) 与决策支持)权衡。对性能问题的考虑应贯穿于开发阶段的全过程,不应只在最后实现系统时才考虑性能问题。许多使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的性能事宜可通过开始时仔细设计得以实现。为最有效地优化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的性能,必须在极为多样化的情形中识别出会使性能提升最多的区域,并对这些区域集中分析。虽然其它系统级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12-07 16:09 意扬 阅读(411) 评论(0) 推荐(0)

数据库设计原则

摘要: 1. 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据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实体。 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或多张原始单证对应一个实体。 这里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基本表。明确这种对应关系后,对我们设计录入界面大有好处。 〖例1〗:一份员工履历资料,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就对应三个基本表:员工基本情况表、社会关系表、工作简历表。 这就是“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的典型例子。 2. 主键与外键 一般而言,一个实体不能既无主键又无外键。在E—R 图中, 处于叶子部位的实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12-07 16:07 意扬 阅读(102) 评论(0) 推荐(0)

数据库设计相关

摘要: 在你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指原文作者)得明确地告诉你,我并不是一个数据库设计领域的大师。以下列出的11点是我从自己在平时项目实践和阅读中学习到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个人见解。我个人认为它们对我的数据库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之所以写下这篇长文是因为,很多开发者一参与到数据库设计,就会很自然地把“三范式”当作银弹一样来使用。他们往往认为遵循这个规范就是数据库设计的唯一标准。由于这种心态,他们往往尽管一路碰壁也会坚持把项目做下去。 如果你对 “三范式” 不清楚,请点击这里一步一步的了解什么是“三范式”。 大家都说标准规范是重要的指导方针,并且也都这么做,但是死记硬背还是会带来麻烦的。以下11点是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12-07 16:06 意扬 阅读(185) 评论(0) 推荐(0)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