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s(跨站脚本攻击)
原理:
往 Web 页面里插入恶意可执行网页脚本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 Web 里面的脚本代码会被执行
分类:
反射xss(非持久型)
发出请求时,XSS代码出现在URL中,作为输入提交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解析后响应,XSS代码随响应内容一起传回给浏览器,最后浏览器解析执行XSS代码。
① 即时性。不经过服务器存储,直接通过 HTTP 的 GET 和 POST 请求就能完成一次攻击,拿到用户隐私数据;
②攻击者需要诱骗点击;
③反馈率低,所以较难发现和响应修复;
④盗取用户敏感保密信息。
存储XSS(持久型)
攻击脚本将被永久地存放在目标服务器端(数据库,内存,文件系统等
①持久性,植入在数据库中;
②危害面广,甚至可以让用户机器变成 DDoS 攻击的肉鸡;
③ 盗取用户敏感私密信息。
DOM型xss
用户在客户端输入的数据包含了恶意的 JavaScript 脚本,而这些脚本没有经过适当的过滤和消毒,那么应用程序就可能受到 DOM-based XSS 攻击
基于字符集
由于浏览器在 meta 没有指定 charset 的时候有自动识别编码的机制,所以这类攻击通常就是发生在没有指定或者没来得及指定 meta 标签的 charset 的情况下
flash型xss
属于反射型 XSS 的一种
未经验证跳转
有一些场景是后端需要对一个传进来的待跳转的 URL 参数进行一个 302 跳转,可能其中会带有一些用户的敏感(cookie)信息。如果服务器端做302 跳转,跳转的地址来自用户的输入,攻击者可以输入一个恶意的跳转地址来执行脚本。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