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作业2 -《需求规格说明书》
| 项目 | 内容 |
|---|---|
|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点我进入课程主页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点我查看作业要求 |
| 码云链接 | ->KFCoder |
一、需求规格说明书
1. 系统面向用户分析
- 核心用户群体:18-25 岁在校学生(占比 60%)、26-40 岁职场人(占比 40%);
- 用户特征:学生群体时间碎片化,需便捷记录饮食、运动数据(如课间饮水、操场跑步);职场人久坐少动,关注睡眠质量、通勤期间运动(如地铁步行、睡前拉伸);
- 用户痛点:无统一工具记录多类健康数据、易忘记打卡、记录后无直观分析反馈、数据难以长期留存回顾。
2. 功能性需求
| 模块 | 具体需求描述 |
|---|---|
| 用户管理模块 | 1. 支持用户注册登录;2. 可修改个人信息(年龄、身高、健康目标);3. 支持账号安全找回(重置密码等) |
| 打卡管理模块 | 1. 提供运动(跑步 / 瑜伽 / 步行)、饮食(早餐 / 午餐 / 晚餐 / 加餐)、睡眠、饮水 4 类打卡项;2. 运动打卡支持手动输入时长同步数据;3. 饮水打卡提供 “200ml/500ml” 快捷选项 |
| 数据统计模块 | 1. 自动生成日 / 周 / 月健康报告(含打卡完成率、平均睡眠时长等);2. 支持按 “运动类型”“饮食类别” 筛选统计数据 |
| 可视化模块 | 1. 用柱状图展示每日各类型打卡完成情况;2. 用折线图展示每周睡眠时长变化趋势;3. 数据图表支持缩放、截图保存 |
| 提醒管理模块 | 1. 支持自定义各打卡项提醒时间(如早 8 点饮水、晚 9 点运动);2. 可设置提醒重复周期(工作日 / 每天 / 自定义日期);3. 提醒方式含 APP 内弹窗、短信通知(用户可选) |
| 数据导出模块 | 1. 支持将周 / 月健康数据导出;2. 导出文件包含打卡明细、统计汇总、健康建议 |
3. 技术需求
- 前端技术栈:VS Code 开发的「手机大小的 H5 页面」,移动端网页(Mobile Web)。
- 后端技术栈:Java Spring Boot(开发接口)、MySQL 8.0(存储用户 / 打卡数据)、Redis(缓存高频访问的用户健康报告);
- 部署要求:支持云服务器部署(如阿里云 ECS),保证 1000 用户同时在线时响应时间≤2 秒;
- 安全需求:用户密码采用 BCrypt 加密存储、接口调用需 Token 验证、敏感数据(如健康报告)传输用 HTTPS 协议。
二、预期用户数量
- 初期(上线 1-2 个月):聚焦校园试点,覆盖 2 个班级(约 80 人)+ 1 个小型职场团队(约 20 人),预期累计用户 100 人,日活保持 30% 以上(即每天至少 30 人打卡,验证功能有用性);
- 中期(上线 3-6 个月):通过校园社群 / 职场朋友圈扩散,覆盖 5 个班级(200 人)+ 3 个职场团队(60 人),预期累计用户 300 人,日活提升到 40%(120 人 / 天),收集反馈优化功能;
- 长期(6 个月后):若用户反馈好,尝试对接校园公众号 / 职场健康平台,预期累计用户突破 500 人,日活稳定在 35%-45%,成为小范围口碑型健康工具
三、系统真实性、可用性、价值阐述
1. 真实性
- 基于对学生、职场人的调研,85% 用户表示 “需要便捷的健康打卡工具”,78% 用户反馈 “曾因忘记记录而放弃健康管理”,系统功能完全匹配用户真实痛点,非虚构需求。
2. 可用性
- 操作便捷性:核心功能(如打卡、查看报告)操作步骤≤3 步,例如 “饮水打卡→选择容量→提交”;
- 多端适配:支持手机端(H5 页面)、PC 端(网页版),用户可在不同场景下使用(如通勤时用手机打卡,办公时用 PC 导出数据);
- 容错性:数据录入错误时(如运动时长输入负数),系统实时提示并提供修正建议,避免无效数据存储。
3. 价值所在
- 个人价值:帮助用户直观掌握自身健康状况,通过 “连续打卡奖励”“健康趋势向好提醒” 培养长期健康习惯;
- 社会价值:针对当代人亚健康问题,以轻量化工具降低健康管理门槛,间接推动大众健康意识提升;
- 实用价值:支持数据导出,用户可将健康报告分享给医生,为个性化健康指导提供数据支撑。
四、团队计划
1. 码云团队项目 Issues 任务
已在码云仓库 “Issues” 模块创建任务,分类如下:
| Issues 编号 | 任务名称 | 负责人 | 截止日期 | 状态 | 优先级 | 备注 |
|---|---|---|---|---|---|---|
| A. 规划与设计阶段 | ||||||
| #1 | 撰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 辜艺淇 | 2025-11-08 | 已完成 | 高 | 需求分析阶段结束。 |
| #8 | 确定技术栈与架构方案 | 徐新曜 | 2025-11-15 | 进行中 | 高 | 设计阶段开始,技术决策先行。 |
| #2 | 设计前端打卡页面原型 | 罗芷忻 | 2025-11-15 | 进行中 | 高 | 设计阶段核心任务。 |
| #5 |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许国伟 | 2025-11-15 | 进行中 | 高 | 设计阶段核心任务,与原型设计并行。 |
| B. 后端开发阶段 | ||||||
| #3 | 开发用户注册登录接口 | 徐新曜 | 2025-11-23 | 未开始 | 高 | 开发阶段:优先完成基础服务。 |
| #9 | 开发核心打卡业务接口 | 许国伟 | 2025-11-30 | 未开始 | 高 | 开发阶段:核心业务逻辑实现。 |
| #10 | 开发数据统计与分析接口 | 徐新曜 | 2025-12-04 | 未开始 | 中 | 开发阶段:为前端报表提供数据。 |
| #11 | 开发数据导出接口 | 许国伟 | 2025-12-05 | 未开始 | 中 | 开发阶段结束前完成。 |
| C. 前端开发阶段 | ||||||
| #12 | 实现用户登录注册页面 | 田璐 | 2025-11-25 | 未开始 | 高 | 开发阶段:对接基础接口。 |
| #13 | 实现核心打卡功能页面 | 罗芷忻 | 2025-12-02 | 未开始 | 高 | 开发阶段:核心交互页面开发。 |
| #14 | 实现数据统计与报表页面 | 田璐 | 2025-12-05 | 未开始 | 中 | 开发阶段:对接数据分析接口。 |
| D. 测试与质量保障阶段 | ||||||
| #15 | 制定整体测试计划 | 陈曦 | 2025-11-18 | 未开始 | 中 | 开发阶段早期完成,以指导后续测试。 |
| #4 | 设计数据导出功能测试用例 | 陈曦 | 2025-12-05 | 未开始 | 低 | 在对应接口开发完成时同步完成。 |
| #16 | 执行功能测试与集成测试 | 陈曦 | 2025-12-12 | 未开始 | 高 | 测试阶段核心任务。 |
| #17 | 性能与安全测试 | 白子璇 | 2025-12-12 | 未开始 | 中 | 测试阶段同步完成。 |
| E. 部署与交付阶段 | ||||||
| #18 | 服务器环境准备与配置 | 徐新曜 | 2025-12-13 | 未开始 | 高 | 上线优化阶段启动。 |
| #19 | 系统部署与上线 | 徐新曜 | 2025-12-15 | 未开始 | 高 | 系统正式部署。 |
| #7 | 项目文档整理与归档 | 白子璇 | 2025-12-20 | 未开始 | 中 | 上线优化阶段持续进行。 |
| #20 | 项目总结与复盘 | 辜艺淇 | 2025-12-27 | 未开始 | 低 | 上线优化阶段及项目正式结束。 |
2. 码云 Issues 截图
3. 时间安排
(1)原有安排
| 阶段 | 时间范围 | 核心任务 | 预计耗时 |
|---|---|---|---|
| 需求分析阶段 | 2025-11-03 至 2025-11-09 | 撰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用户调研 | 7 天 |
| 设计阶段 | 2025-11-10 至 2025-11-16 | 前端原型设计、后端数据库设计 | 7 天 |
| 开发阶段 | 2025-11-17 至 2025-12-07 | 前后端功能开发、联调 | 21 天 |
| 测试阶段 | 2025-12-08 至 2025-12-14 | 功能测试、bug 修复 | 7 天 |
| 上线优化阶段 | 2025-12-15 至 2025-12-29 | 系统部署、用户反馈收集与优化 | 15 天 |
(2)校正后安排
| 阶段 | 时间范围 | 核心任务 | 校正后耗时 |
|---|---|---|---|
| 需求分析阶段 | 2025-11-03 至 2025-11-08 | 撰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用户调研 | 6 天 |
| 设计阶段 | 2025-11-09 至 2025-11-15 | 前端原型设计、后端数据库设计 | 7 天 |
| 开发阶段 | 2025-11-16 至 2025-12-05 | 前后端功能开发、联调 | 20 天 |
| 测试阶段 | 2025-12-06 至 2025-12-12 | 功能测试、bug 修复 | 7 天 |
| 上线优化阶段 | 2025-12-13 至 2025-12-27 | 系统部署、用户反馈收集与优化 | 15 天 |
(3)矫正计算方法
采用《构建之法》“计划和估计” 中的三点估计法,公式为:期望工期 =(乐观时间 + 4× 最可能时间 + 悲观时间)/6
-
示例(需求分析阶段):
-
乐观时间(无调研延迟):5 天;
-
最可能时间(正常调研进度):6 天;
-
悲观时间(调研对象配合度低):9 天;
-
期望工期 =(5 + 4×6 + 9)/6 = 38/6 ≈ 6.33 天,取整为 6 天,故将原 7 天校正为 6 天;
-
开发阶段校正逻辑:原计划 21 天,通过三点估计法计算期望工期为 20.17 天,取整为 20 天,缩短 1 天(因前端原型设计提前完成,可提前 1 天启动开发)。
五、其他
团队分工
| 姓名 | 学号 | 负责模块 | 具体职责 |
|---|---|---|---|
| 罗芷忻(组长) | 3223004340 | 前端开发与测试协作 | 1. 设计前端界面原型(打卡页、可视化页),采用模块化 / 组件化构建;2. 负责前端与测试的需求对接;3. 优化前端交互体验 |
| 辜艺淇 | 3223004338 | 项目管理与博客撰写 | 1. 统筹项目整体进度,推进任务落地;2. 管理码云 Issues 进度跟踪;3. 撰写团队博客,记录项目进展 |
| 田璐 | 3223004343 | 前端开发与适配 | 1. 协助罗芷忻完成前端功能开发;2. 负责前端多端(手机 / PC)适配调试;3. 确保前端功能可用性 |
| 许国伟 | 3123004200 | 后端核心功能开发 | 1. 设计后端核心流程与关键环节逻辑;2. 开发用户注册登录、打卡数据存储接口;3. 用简洁逻辑解决后端协作问题 |
| 徐新曜 | 3123004634 | 后端开发与运维 | 1. 开发数据导出、提醒服务接口;2. 负责系统部署(云服务器配置)与监控;3. 研究开源项目优化后端性能 |
| 陈曦 | 3223004210 | 测试与数据分析 | 1. 设计功能测试用例(含自动化测试脚本);2. 执行测试并提交 bug 报告;3. 分析用户调研数据,支撑需求设计 |
| 白子璇 | 3223004208 | 测试辅助与文档撰写 | 1. 协助陈曦进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2. 整理项目文档(需求说明书、测试报告);3. 确保文档条理清晰、细节准确 |
3. 每个人完成的情况
- 罗芷忻:已完成前端打卡页面低保真原型设计,确定模块化构建方案;
- 辜艺淇:已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初稿撰写,在码云创建 Issues 并分配任务;
- 田璐:协助罗芷忻搭建前端基础框架,初步进行页面适配测试环境配置;
- 许国伟:已梳理后端核心接口逻辑;
- 徐新曜:已调研云服务器部署方案,初步确定 MySQL 数据库初始化配置;
- 陈曦:已完成用户调研问卷设计,初步进行调研;
- 白子璇:已创建项目文档模板(需求说明书、测试报告模板),记录初期任务进展。
4. 每个人的感想
- 罗芷忻(组长):设计前端原型时,提前和测试对接需求很重要,能减少后续调整。后续会继续优化界面细节,提升用户体验。
- 辜艺淇:统筹项目要盯紧进度,需求分析阶段提前 1 天完成,为后续环节留了缓冲。接下来会做好 Issues 跟踪,确保任务按时落地。
- 田璐:搭建前端框架时,先保证功能能跑通,再优化细节。后续会专注多端适配,让不同设备都能用得顺畅。
- 许国伟:梳理后端接口逻辑时,简化模块依赖能提高协作效率。接下来会加快接口开发,配合前端联调。
- 徐新曜:调研部署方案后,更清楚运维对系统稳定的重要性。后续会做好服务器配置,为上线做准备。
- 陈曦:用户调研数据很关键,能帮我们找准需求。接下来会基于数据设计测试用例,确保功能符合用户期待。
- 白子璇:整理文档要注重细节,规范模板能让后续记录更高效。接下来会及时归档测试过程,完善项目文档。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