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学习之四:命令与快捷键

一、命令:

  1、解压rar文件:

    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unrar
    unrar -?                   <== 获取帮助
    unrar x <rar-file>    <== 解压文件
    unrar t <rar-file>    <== 测试文件
    unrar l <rar-file>     <== 列出文件

  2、查看进程:ps -A

  3、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

    cp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 a 该选项通常在拷贝目录时使用。它保留链接、文件属性,并递归地拷贝目录,其作用等于dpR选项的组合。 
       - d 拷贝时保留链接。 
       - f 删除已经存在的目标文件而不提示。 
       - i 和f选项相反,在覆盖目标文件之前将给出提示要求用户确认。回答y时目标文件将被覆盖,是交互式拷贝。 
       - p 此时cp除复制源文件的内容外,还将把其修改时间和访问权限也复制到新文件中。 
       - r 若给出的源文件是一目录文件,此时cp将递归复制该目录下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此时目标文件必须为一个目录名。 
       - l 不作拷贝,只是链接文件。

    mv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 I 交互方式操作。如果mv操作将导致对已存在的目标文件的覆盖,此时系统询问是否重写,要求用户回答y或n,这样可以避免误覆盖文件。 
       - f 禁止交互操作。在mv操作要覆盖某已有的目标文件时不给任何指示,指定此选项后,i选项将不再起作用。

    rm [选项] 文件

       - f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从不给出提示。 
       - r 指示rm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均递归地删除。 
       - i 进行交互式删除。
 

  4、shell文件(.sh)运行:  sh ***.sh

二、快捷键:

  1、显示隐藏文件:Ctrl + H

  2、ubuntu卡死

    ctrl+alt+f1切换控制台,命令 ps -e列出进程,详细的自己man ps然后killall 进程名就好了 

    或者:    

        Ctrl + Alt + F1 转到tty1
          ps -t -tty7 查看进程
          找到Xorg进程到PID号 xxx
          kill xxx
                   Ubuntu自动重启图形界面,回到登录界面~~

  3、vim编辑器与终端的切换(ctrl + z 和 fg命令)

    方案一

      直接在 vim 里使用 :! 来调用 shell 命令,这样就不用退出 vim 了。

      比如当前编辑的文件是 test.sh,你想测试它的执行效果,只需在 vim 的普通模式下输入:

      :!sh test.sh

      执行结果会在命令下法显示出来,然后按任意键返回 vim~


    方案二

      先想象一下,如何在终端下打开多个程序然后像在图形界面下那样相互切换?

      使用 vim 时,在普通模式下按 ctrl + z 就能返回终端,这时候你可以继续做任何事情,甚至可以再打开一个 vim。

      如何返回已经打开的程序呢?很简单,使用 jobs 命令可以看到当前环境下的所有任务编号,然后通过 fg NUM 命令切换至对应任务,其中 NUM 是任务编号。      比如:

        fg 3

      命令可以返回至编辑 judge_update.py 的那个 vim 里。

      注:fg 命令省略参数时,返回上一个程序。

  4、vim撤消(undo)

    单线撤销:

      在Normal mode(常规模式)下使用u命令,或者在Command mode(命令模式)下使用:undo命令,可以撤销上一次的操作。

      Vim可以进行多次撤销,这个次数是由选项undolevels来指定的。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撤消次数为5000:

         :set undolevels=5000
      如果希望重做被撤销的操作,可以使用:redo或CTRL-R命令。
    分支撤消:
      以下述操作为例:新建文件并输入“大象”,然后在新的一行中输入“小牛”,返回Normal mode并按下u命令。这时输入“小牛”的操作被撤消,文件将只包含“大象”。接着输入“猩猩”,然后返回Normal mode并按下u命令,此时将撤消输入“猩猩”的操作,文件仍然只包含“大象”。所以你的“小牛”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而撤消分支(Undo branches)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g-可以使文件重新包含入“大象”和“小牛”。
      如果你先撤销了若干改变,然后又进行了一些其它的改变。此时,被撤销的改变就成为一个分支。我们可以使用:undolist命令查看修改的各个分支。
      Vim undolist查看撤销分支
        “编号” 列是改变号。这个编号持续增加,用于标识特定可撤销的改变。
           “改变” 列是根结点到此叶结点所需的改变数目。
           “时间” 列是此改变发生的时间。
        使用:undo命令并指定编号做为参数,则能够撤销到某个分支。
      根据撤消分支,使用g-命令能够回到较早的文本状态;而g+命令则返回较新的文本状态。
      我们还可以根据时间撤消操作:使用:earlier 10m命令退回到10分钟前的文本状态。也可以用:later 5s命令跳转到5秒以后的编辑状态。命令参数中的”s”代表秒,”m”代表分钟,”h”代表小时。
    命令小结
        u 撤消
       :undo
       CTRL-R 重做
       :redo
       :undolist 查看撤消分支
       g- 返回较早的文本状态
       g+ 返回较新的文本状态
       :earlier 退回到指定时间前的文本状态
       :later 退回到指定时间后的文本状态

posted on 2014-10-11 23:34  匆匆那些年  阅读(205)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