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cloud分布式架构的理解

一、什么是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模式或者一种架构风格,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独立部署,服务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每个服务运行于自己的进程中。服务与服务间采用轻量级通讯,如HTTP的RESTful API等避免统一的、集中式的服务管理机制

Struts2安全问题被踢出

微服务:

强调的是服务的大小,关注的是某一个点,是具体解决一个问题/提供落地对应服务的一个服务应用。

微服务架构:

eclipse工具里面用maven开发的分层架构,它具体是使用

springboot开发的一个小模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模块来做,一个模块就做这一件事,强调的是一个个的个体,每个个体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或者功能

(举例医院(微服务架构),有各个科室(微服务),所有科室构成了医院这个项目)

(中华民族是一个微服务架构,微服务就是中国的56个民族,对应56个微服务)

二、微服务的优缺点

优点

每个服务足够内聚,足够小,比较容易聚焦

开发简单且效率高,一个服务只做一件事情

开发团队小 人员成本高,

微服务是松耦合的,是有功能意义的服务,无论开发还是部署都可以独立完成,

微服务能用不同的语言开发

易于和第三方集成,微服务允许容易且灵活的自动集成部署(持续集成工具有Jenkins,Hudson,bamboo等)

微服务易于被开发人员理解,修改和维护,这样可以使小团队更加关注自己的工作成果,而无需一定要通过合作才能体现价值

微服务允许你融合最新的技术

==微服务只是业务逻辑的代码,不会和HTML,CSS或其他界面组件融合==。

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独立数据库,可灵活搭配,连接公共库,也可以连接自己的数据库

开发时,两种开发模式

     1、前后端分离

   2、全栈工程师

缺点

开发人员要处理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

多服务运维难度,随着服务的增加,运维的压力也会增大

多个依赖系统部署

服务间通讯的成本每个微服务之间的通讯

数据的一致性

系统集成测试

性能监控的难度

三、选用spingcloud微服务架构

1、大厂用的微服务架构有哪些

阿里:Dubbo(停更)之后重启3.0之后/HSF 分布式的数据库重量级TDDL

京东:JSF()

新浪微博:Motan

当当网:Dubbox

2、各微服务框架的对比

需要的维度技术实现,自己家的工厂都存在,Dubbo睡了5年,老系统用Dubbo

二、springcloud入门概述一堆技术的集合体

Spring的三大模块:

SpringBoot(构建),Spring Cloud(协调),Spring Cloud Data Flow(连接)

Spring Cloud是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它利用Spring Boot的开发便利性巧妙地简

化了分布式系统基础设施的开发,如服务发现注册、配置中心、消息总线、负载均衡、

熔断器、数据监控等,都可以用Spring Boot的开发风格做到一键启动和部署。

它只是将目前各家公司开发的比较成熟、经得起实际考验的服务框

架组合起来,通过Spring Boot风格进行再封装屏蔽掉了复杂的配置和实现原理,最终给

开发者留出了一套简单易懂、易部署和易维护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工具包。

三、SpringCloud和SpringBoot以及spring的关系

Spring Boot 是 Spring 的一套快速配置脚手架,可以基于Spring Boot 快速开发单

个微服务就是一个微服务,Spring Cloud是一个基于Spring Boot实现的云应用开发工具;

Spring 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集成的单个微服务个体,Spring Cloud关注全局的服务治理框架;

Spring Boot使用了默认大于配置的理念,很多集成方案已经帮你选择好了,能不配置就

不配置,Spring Cloud很大的一部分是基于Spring Boot来实现。

SpringCloud(宏观医院)和SpringBoot(微观医院科室)

Spring Boot可以离开Spring Cloud独立使用开发项目,但是Spring Cloud离不开

Spring Boot,属于依赖的关系。

---------分布式项目:

各个模块/服务,各自独立来,分灶吃饭

各自微小的一个进程,让专业的人专业的模块,来做专业的事情

每个项目独立部署

----------拆分

----------各自独立的进程

通过spring cloud 的config配置,降低耦合度,各自负责各自的事情

-----------------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

Dubbo是怎么到SpringCloud(谈谈这两个微服务架构)

最大区别:

1、springcloud抛弃了Dubbo的RPC(远程过程调用)通信机制,采用的是基于HTTP的Rest方式。

2、需要的技术实现基本上都是自己拥有的框架

3、社区支持,社区活跃程度:2017年重启了(刘军),

总结:严格来说,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从一定程度上后者牺牲了服务调用的性能,但避免了上面跳到的原生RPC带来的问题,且REST相比RPC更为灵活,服务提供方和调用方的依赖只依靠一纸契约,不存在重度依赖

posted @ 2019-11-07 15:58  愤青程序猿  阅读(442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