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状态转换
这里笔者也绘制了一张中文版的图,点击查看
新建(New)
创建后尚未启动。
可运行(Runnable)
可能正在运行,也可能正在等待 CPU 时间片。
包含了操作系统线程状态中的 运行(Running ) 和 就绪(Ready)。
阻塞(Blocking)
这个状态下,是在多个线程有同步操作的场景,比如正在等待另一个线程的 synchronized 块的执行释放,或者可重入的 synchronized 块里别人调用 wait() 方法,也就是线程在等待进入临界区。
阻塞可以分为:等待阻塞,同步阻塞,其他阻塞
无限期等待(Waiting)
等待其它线程显式地唤醒,否则不会被分配 CPU 时间片。
| 进入方法 | 退出方法 |
|---|---|
| 没有设置 Timeout 参数的 Object.wait() 方法 | Object.notify() / Object.notifyAll() |
| 没有设置 Timeout 参数的 Thread.join() 方法 | 被调用的线程执行完毕 |
| LockSupport.park() 方法 | - |
限期等待(Timed Waiting)
无需等待其它线程显式地唤醒,在一定时间之后会被系统自动唤醒。
调用 Thread.sleep() 方法使线程进入限期等待状态时,常常用 “使一个线程睡眠” 进行描述。
调用 Object.wait() 方法使线程进入限期等待或者无限期等待时,常常用 “挂起一个线程” 进行描述。
睡眠和挂起是用来描述行为,而阻塞和等待用来描述状态。
阻塞和等待的区别在于,阻塞是被动的,它是在等待获取一个排它锁。而等待是主动的,通过调用 Thread.sleep() 和 Object.wait() 等方法进入。
| 进入方法 | 退出方法 |
|---|---|
| Thread.sleep() 方法 | 时间结束 |
| 设置了 Timeout 参数的 Object.wait() 方法 | 时间结束 / Object.notify() / Object.notifyAll() |
| 设置了 Timeout 参数的 Thread.join() 方法 | 时间结束 / 被调用的线程执行完毕 |
| LockSupport.parkNanos() 方法 | - |
| LockSupport.parkUntil() 方法 | - |
死亡(Terminated)
- 线程因为 run 方法正常退出而自然死亡
- 因为一个没有捕获的异常终止了 run 方法而意外死亡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