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浪漫主义到存在主义看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从浪漫主义到存在主义看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初稿)

“幸福是舌尖微热的水“ ——荷尔德林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乃知人论世,第二部分是对《被讨厌的勇气》全书做我个人阅读后的概述,因用作读书会讲稿,全文篇幅有限。

知人论世——个体心理学的诞生的哲学背景

佛洛依德(1856-1939),著名心理学家,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现当代几乎无人不知,其代表作《梦的解析》开创精神分析学派,用潜意识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几乎成为了流行文化,体现在各种电影小说等文艺作品中——例如《盗梦侦探》(金敏作品,又名《红辣椒》)、《寂静岭》(著名电子游戏和同名电影)。精神分析学派不单单算作心理学派,它也被广泛用于美学、文学批评和社会学中,著名哲学家,影评人,社会学家齐泽克是当代精神分析大师(拉康派)。
阿尔佛雷德 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与人格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均是佛洛依德的得意门生。阿德勒后期不认同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而与其决裂——以我之拙见,二人的分道扬镳更深层次反映的历史中的两种哲学思潮的对抗——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对抗。

心理学一直与哲学联系密切,心理学家往往还同时是哲学家。要揭示人类心理规律,不得不从心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去研究思索——这需要达到哲学高度,用哲学研究方法。反之,心理学的特殊研究手段以及揭示出的成果,也能引发新的哲学思潮,进而扩散到文艺领域。
精神分析学极大影响了结构主义哲学,又叫心理分析论(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层次——这被认为是人类心理固有结构(不管能否被科学证明),该学派以此结构为基础,解释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包括文化形态的变化过程,也用于解释个人的心理活动。“佛洛依德用这些理论,成功说明了原始人的图腾、精灵说、神话、原始宗教、禁忌的产生及变迁,因而为列维斯特劳斯接受和改造佛雷泽等人的社会学研究成果树立了榜样“(《结构主义》高宣扬)。

潜意识是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基础,起决定性作用,它始终不停地活动着,毫无掩饰,最有力量,任何对它的压制将导致更大的反抗。潜意识被压在心理的最底层,受到其上的意识的严格监视,不被显现——但它无时无刻不利用意识的缝隙渗透出来,体现为梦、精神病、无意识动作等。佛洛依德认为潜意识活动主要和性欲有关,心理潜藏着“性原欲“,随着个人在社会中成长逐步发展出了自我与超我意识,它可以被道德力量压抑住。如果压抑过程发生了问题,就会成为一个难解的结,始终伴随于人心理活动,甚至演变为精神疾病。某某情结这类术语便是从佛洛依德开启。阿德勒作为佛洛依德的学生,虽然最后与之决裂,但也仍然使用同样的术语和观念,例如”自卑情结“,例如书中对共同体感觉的描述,难道不像是”超我“意识吗?总之,佛洛依德认为人的心里存在一个潜意识-意识结构,人的一切精神活动被这个结构决定着。这启发了结构主义学说(20世纪50年代开始),结构主义认为,结构是静止的共时态的,连时间也无法将它克服,结构由形式和组成结构的原料组成(且后者比前者重要),结构决定论性质/本质,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主义目的在于”发现时空中多样性下的统一性和不变性“。如果各类现象之间真的存在相互关系,这个关系就必须是不变的,稳定的,否则就不能称作结构。这种稳定结构是可能存在的——结构语言学为我们提供了例证。

总之,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试图揭示人们被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决定着的现状——这种力量固有存在,且在幼年时期成型,进而影响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听上去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有一种机械宿命论的味道?如果我们被冥冥之中的规律左右,那我们岂不是很可怜?

结构主义的诞生不是突然的,其孕育条件甚至比精神分析更早,可追溯到理性主义乃至更早的西方传统哲学。
理性主义从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欧洲大陆不断繁荣。法国是理性主义发源地。理性主义者的共识是“美德在于知识“(源自古希腊),只有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知道从哪里获得所需和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最佳手段达到目的,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高尚的,公正的,自由的和满意的生活。“世界上存在着普遍的模式,它们永恒不灭,始终如一,固定不变“,看似混乱和错综复杂的自然表象下可以被演绎出永恒的原则,原则先天存在,原则决定世间万物的运行,我们只是发现它们而已。正如,人类的潜意识-意识结构先天存在,只是我们后来才发现而已。

对理性主义的反叛是从法国的宿敌德国开始的。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光彩夺目,人杰辈出,法国引领了欧陆一切潮流,包括道德准则,价值判断,文化艺术乃至衣食住行。在它东面的邻居,一个诸侯林立的、落后的德意志地区,三百个王公和一千二百个领主统治着这片土地,三十年战争更让它支离破碎,分崩离析——严重阻碍了德意志地区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身边站着一个远比他光彩夺目的优秀的人,想必他很难不自卑和屈辱吧?德国人如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思潮在德国逐渐诞生了——“当通往人类自我完善的自然之径被堵塞,人们便逃向自我,沉溺于自我,建立一个外在厄运无法侵入的内心世界。“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针锋相对,它特别强调精神生活,蔑视求知与一切形式的东西。浪漫主义鄙视概念与范畴,鄙视科学一般性的概念来分析事物,世间不存在种种我们必须服从的事实。
浪漫主义有两个核心主张:

  1. 不屈的意志。人们最想要的不是价值的知识,而是价值的创造。人要自己创造价值、创造目标、创造目的、最终创造关于世界的远景。过程就像创造艺术品,它没有复制,没有规则,没有结构,没有外部制约。一切都由自己创造。
  2. 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不存在一个我必须适应的模式——只有一种东西,那就是永无止境的自我的创造。世界不是一连串的事实、事件、空间堆积物。世界是一个永远向前自我创造的过程。把自己投入其中,通过把整体视为一个巨大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创造的过程,获得人生的自由与幸福。
    “创造价值(人可以创造和选择自己的命运,人可以获得幸福)、否定结构(否定潜意识决定人)、整体观(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和共同体感觉)“,这些种种均表明阿德勒深受浪漫主义影响。

浪漫主义极大影响了存在主义——从存在主义的先声克尔凯郭尔(1813-1855),到存在主义流行时代的自称非存在主义者的海德格尔,必然是存在主义者的萨特和自称荒谬主义者的加缪。存在主义认为——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靠,找任何理由说自己身不由己的均是在开脱,只是在自欺,假装这不是自己的决定,却在现实中已做出决定,却不愿意对面选择的后果。这归根结底是在绝对自由中的行为责任推卸给客观因素而获取同情。 “不是我的错,是有人强迫了我“,”世间存在一种普遍的因果性,我只是它们的强大力量影响下的木偶“, 这些都是借口——明明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明明是”自己的课题“。
存在主义不仅拒绝了结构的存在,甚至认为存在的本质都是不存在的——存在(指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所谓本质就是事物仅仅是其所是,是被预先规定的样子,我们设计一个椅子,必然知道椅子的本质,椅子因为其椅子的本质先有,而后才会被设计出来。存在呢?如果存在先于本质,那么人就不是被预先定义的,人也不会被他过去、他之外的一切所定义,所决定。因此,他能做出选择,能在当下的此刻自由地做出无数选择中的一种,并且承担结果。当一个存在勇于面对自己的选择并愿意承担结果时,存在便回归了“本真“(该词书中也提到了)。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读者会大量看到以上似曾相识的内容。对于里面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也可从浪漫主义、存在主义的观念以及对理性主义、结构主义的观念中找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绝不是荒谬呓语,而是具有深刻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哲学背景,尤其是核心理论:目的论、人性论,目的论反对人是由过去的因决定现在的果,反对心理创伤,人的一切行为是目的驱动;人性论认为人有社会关系驱动而不是佛洛依德的性原欲,看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书中提到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的论断,和萨特的”他人即地狱“异曲同工。
世界上只有一个我的时候,我是世界之主,世界向我聚拢,我在这个世界无限地自由。但是一旦他者出现,我被他者凝视的时候,我成为了他者眼中的他者,“我在我活动中把别人的注视当作我自己的可能性“,我的所谓的”自由“和可能性,被他者所干涉——我的世界崩溃了。
活在别人的注视之下时,人真的幸福吗?

不仅如此,知识论上的理性主义者,道德论上的浪漫主义者——康德认为”人是目的本身“。康德说,人是自由的,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的自由,使我们成为自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可以做出选择。意志就是能使人们选择善和恶,正义或者非正义的东西并承担结果,同时,要注意有可以选择非正义的自由,否则,被迫选择正义便不是多大的优点。
所谓的启蒙呢? 不过是指人们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摆脱别人管教,以及自己变得成熟,能够决断该做什么,无论这个决定是善良还是邪恶。因此康德反对一切的人支配人的方式。因此最大的恶,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非别人的目的去利用别人。本书中的课题分离,反对一切表扬和批评,反对纵向关系,是不是参考了这个观念呢?
康德还认为,价值,是人类自身生产出来的一个实体。价值观不是客观存在的。怎么理解呢?
如果人们的行动取决于外在的由他们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这个人无法负责,既然无法负责,那么他们就不是道德意义上完备的人。如果我们不是有道德的人,那么我们关于对与错,自由与非自由,责任与享乐的区分,不过是错觉。如果价值外在于我们,那么我们就会沦为价值的努力,无论再崇高,奴役就是奴役。如果是这样,所有的价值,所有的人类为止奋斗的目标和结果,便都是不可能存在于我们之外的。所以,他认为“人是目的的本身”,一切价值观,都是要把人作为最终目的。这里体现了价值的主观性,和书中提到的价值感相联系。

对于因果论的质疑,明显吸取了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的观点,大卫休谟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质疑了因果律的普遍性。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知识,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由先验的推论得到的,而是借助经验;借助经验,人们把两件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当成了因果规律,所谓的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思想中的习惯性联想。如果因果律不是普遍的,人们却总是用因果律分析自己的生活,那岂不是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尤其是我们大部分远没有休谟康德这些哲学家们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有限的认知和错误的方法论下,我们得出怎样千奇百怪的关于人生的错误结论也就不奇怪了。因此,无论从因果论的正确本身,还是我们的能力所限,我们都不应该滥用因果关系到生活中——正不正确是一回事,即使正确我们能不能分析出这就是真的原因又是一回事,倒不如抓住现在,体会当下的行动呢?

本书还探讨了“自卑、自卑情结、优越情结“这些概念,当代我们对于它们的积极的看法其实正是受阿德勒理论潜移默化的影响。

《被讨厌的勇气》基本完整地探讨了阿德勒对个人成长的观点,更接近于当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它看似颠覆常识,却有其道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思潮,来源于浪漫主义 ,以及由深受浪漫主义影响的存在主义。它深刻影响了时至今日我们对人生的积极态度,甚至一度被滥用到了心灵鸡汤和成功学上。但是,一旦我们在合理范畴内运用它,一旦用严肃与认真的态度来探讨它,实践它,扬弃它,就能够对我们的人生大有裨益。

参考资料&扩展阅读

《自信的陷阱》 路斯.哈里斯
《浪漫主义的根源》 以赛亚.柏林
《存在主义》 高宣扬
《结构主义》 高宣扬
《牛津通识读本——海德格尔》
《牛津通识读本——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
《权力意志》 尼采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存在的勇气》 [美]保罗.蒂利希
《人类理解研究》大卫休谟

全书概述

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晰,层层递进。

第一章

第一章提出论点,人可以改变,且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以前人们固有的人不可以改变,是因为人们秉持“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现在的我的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但是阿德勒说,一味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决定论。
与决定论相对的是阿德勒的目的论,目的论强调当下的种种行为取决于人们隐藏的或潜在的目的,例如,社交恐惧症不想出门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门去,而是因为此人根本不想到外面去,从而接口制造了不安情绪。是先有了目的,才有借口和理由,俗称拿着锤子找钉子,看啥都是钉子。
借此,阿德勒否定了原因论,因为人们尝试说的精神创伤,就是假定是因为人过去的某些经历给人造成了重大伤害,从而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不断被它负面影响,精神创伤就是原因论。
继而提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自己经历的意义。所以我们一切行为均有目的。甚至是愤怒。

愤怒的人仅仅因为他借着愤怒这一个手段去实现教训他人的目的。例如,你正在对某人生气时,忽然领导一通电话打来,于是你立即切换了愤怒的情绪,和领导和声细语,这表明愤怒并非不可控制。人无法抵抗感情是错误的。
摒弃原因论很重要,是阿德勒哲学的精髓,如果人认为过去决定一切,则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就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中,佛洛依德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即使是目的论,也要使用正确,有些人的目的是希望变的和别人一样优秀,但是同时又抱有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固有认知,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阿德勒认为,希望变成别人,是因为自己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自己不爱自己,为了爱自己,希望变成别人。但是变成别人是一件绝对不可能的事儿。我就是我,每个人都具有时空的有限性。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所以人生的差别就在于每个人利用被给予的东西的程度和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注意“选择“一词。按照目的论,人们选择不幸,是因为人们常常下决心不改变, 这种选择最初也许只是无意识的,大约是10岁左右,即使出身,国籍,父母这些不是自己的选择,但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所以,人们接下来的行为就是自己的责任,都在于自己。人们会因为当下的选择带来的位置结果尔不安,甚至痛苦,所以人们决心不改变,维持自己舒适区。人生的幸福,取决于当下的选择,选择取决于勇气。要下决心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不再找接借口。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者自己的看法,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否则重复过去只能得到重复的结果。该理论的重要前提便是,“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这是第一夜的内容,着重讲了目的论,批驳了原因论,指出问题在当下,人们常常选择不改变,缺乏决心,或者勇气。这是不幸福的根源。

我们光知道根源是不够的,因为这无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幸的根源是我们用原因论做借口,让自己无法下决心改变,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要去改变,从哪里入手呢?
我们抓住了问题本质,但是问题还有具体的表象,这个表象就是人际关系。

第二章

第二章内容很多很重要。
阿德勒认为,所有的现实困扰均来自人际关系。 很多人讨厌自己,表面上看与别人无关,但实际上,是下了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决心,或者做出了不喜欢自己的选择。所以看自己只看缺点不看优点。这么做的动机何在? 阿德勒认为这是一种对你的善,所谓的善,指有好处。害怕被别人请示或者拒绝、害怕受伤,与其陷入窘境不如一开始就不和他人有关联。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书中举了一个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士的例子,她总是说自己因为脸红而表现不好,被男性拒绝,她觉得要是她脸不红,男性就不会拒绝她。实际上,这就是制造出来的借口,并不是因为脸红被拒绝,而是她害怕被拒绝,所以用脸红做理由。
所以,不喜欢自己是一种善,对自己有好处,避免因为被他人拒绝或者否定带来的伤害。
阿德勒提出,只有先接纳自己,也就是鼓励,才会使自卑有转机。其次,我们必须要承受住涉足人际关系所带来的伤害。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只有小伤大伤这种程度区别。

为什么必须要涉足人际关系? 因为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人之所以孤独,不是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而是因为有了社会关系,并且感觉到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如果真的只一个人,所有的社会关系都不存在,那么他必然感觉不到孤独。因为他无需靠社会关系生活,无需交流,无需比较,不需要逻辑与常识,不存在社会价值观的约束。举个例子,玩家在电子游戏营造的世界中进行的活动和前者类似,在这里,玩家无拘无束,玩家得到了沉浸式的体验,暂时远离一切现实中的关系,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成瘾者。

这个概念后面还会做一些辨析。但是可以说,当前我们面临的大部分烦恼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幸福,自由,人生的意义这些在阿德勒看来太遥远太抽象,也许他关注的是人本身,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于是他缩小了范围,只聚焦于个体。

人际关系带来了一切烦恼,而烦恼中最大的莫属自卑感。

自卑感是一种“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一点价值的感觉“。隐含着不如别人的意思。因为如果世间只有一个人,那他必然不自卑。自卑感是主观感觉,阿德勒用自己身高155举例子。
他说自己曾为之苦恼,但是他转念一想,个子不高不是也能给人带来轻松的感觉吗?自此他不再为止烦恼。重点在于,他如何看待身高并且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1.自卑感源于人际关系中的比较,且是主观感受2.既然是主观感受,那就是自己选择,自己可以赋予心的意义。
改变不了事实,可以改变对事实的意义解释。
当然,理论是这样的,实践起来必然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需要自己去克服,这就是人生负担的东西。
自卑感来源于人本能地追求优越性,因为人作为无力的存在来到世界,并且期望摆脱这种限制。一旦遇到挫折,自卑感自然产生。这本正常,只要利用得当,也能促进自己。
然而,自卑情结却应该避免,所谓自卑情结,指用自卑感作为借口,借此实现一些目的。
例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这些都是自卑情结,
按照目的论解释,就是用自卑感A做借口让自己不改变B,并且强行给A和B赋予因果关系。因为A所以B,但是因果关系并不存在。
反过来说,只要有高学历,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也是滥加因果关系。要不是因为这一点,我也能行。一体两面。甚至有些人会因为强烈的自卑且不改变,产生优越的情节,表现地好像很优秀,从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例如炫耀,张扬,自己有很大的权力,自己有很多钱。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但是通过把我和钱,权一结合,营造出我的优越的虚假感受。根源在于强烈的自卑感。始终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中。
甚至有的人,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夸耀自己的不幸,以求别人的注目和怜悯,以控制别人。
把自己的自卑感用作武器支配对方。你弱你有理。
所以自卑情结带来了大量人际关系问题。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己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人人各有差异,但人人平等。摆脱一切竞争不意味失败,而是从胜负竞争中全身而退,只与自己相比。这个其实有些消极意义。
但有他道理,因为人际关系的烦恼来自于比较,常见的比较就是竞争。只要竞争,人就必然不幸,因为竞争必然产生胜负的人,进而必然产生自卑感,强烈的得不到排解的自卑感进而产生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最终,人人相互攻击,世界变得恐怖,变得丛林法则,不可信赖。
这里其实作者真正想说的是,要摒弃零和竞争思维,别想着别人老是要盖过你,在意你脸的只有你自己。我们的零和竞争思维其实是自我意识过剩。一旦从无休止的竞争中解放,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也就能摆脱或许会输的心理恐惧了,也能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且也能为他人幸福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才是放弃竞争的真正目的,以无我换真我。

接下来举例了人际关系中的权力与复仇,作者区别了公愤和私愤,认为本书的观点不适用于公愤,公分超越自身利害,私愤是人自身捏造的感情,用于达成教训别人的目的。想通过斗争获胜证明自己的力量。目的就是责难挑衅,让他人屈服。所以人际关系会恶化。千万不要上当被挑衅。此外,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可能是为了报复父母。这些例子其实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目的是交流,不适用极端方式也可以交流,从而避免陷入权利与复仇陷阱。承认错误不代表失败。我们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必须要1,自立,2,与社会和谐共处,做到这两点,需要树立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树立这种意识,需要课题分离。

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情。直面这些课题,辨别谎言。需要勇气!
下面讨论一下这些勇气。

什么是人生谎言?

第三章

其实本章,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不要操心别人怎么想。意思就是,不要把注意力,情感,情绪放到别人对你的看法中。这不是自己能够操控的。

前面说了非常多的内容,所以从这里开始,我开始精简一些。因为后面三个都是具体去讲如何面对课题的,具体事例非常多。第三夜讨论了自由。没有明确说自由是什么,但是依据人际关系是烦恼之源看,自由必然是可以克服人际关系羁绊了。阿德勒明确否认寻求他人认可。
的确被别人认可很高兴,但是我们不能活在别人期待中。因为这把评价自己的主动权交给他人。而且寻求他人认可是后天通过赏罚教育规训出来的。
我们要为自己而活,不是为别人而活。我们可以为自己而活的同时可以为别人做出贡献。不要期待别人的表扬,因为你做了什么,别人对你做什么是别人的事,不是你的事。
因为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别人的人生课题。你无法干涉。

其实,阿德勒本意是是说,要认识自己的有限性,任何人力所能及的都是自己。寻求他人认可实际上是妄图干涉别人的课题,这是做不到的,是谎言。
父母命令孩子学习是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这比竞争还要本质。竞争也是在进行课题的互相干涉。

区分这是谁的课题,就要考虑某种选择带来的后果需要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不学习,成绩不好,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那么这就是孩子的课题。
这里很多人会去问,难道父母脸上不会挂不住吗? 问题在于,脸上挂不住为什么就是给孩子承担后果了呢? 这个后果未免太滑稽。太功利。难道不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吗?

阿德勒其实真正目的是让人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做力所能及之事,不要负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尽力而为,无所牵挂。这是课题分离的本质。

我做了,力所能及之事,至于结果,当然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不要再过多纠结、。
后面更多的具体课题不详细讲述了。总之,只要放下属于别人的课题,烦恼就会轻轻飞走。、
分离就是这么回事儿,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 就是因为你不会课题分离,把别人的课题当成自己的。
所以原因论是人生谎言,要用目的论加课题分离斩断一团乱麻的人际关系。对认可的追求,就是在干涉他人的课题,因为别人是否认可你是别人的事,你无需担心它。对认可的追求就是扼杀了自由。没有人愿意故意被别人讨厌,这是个人主观意愿,但是客观来说,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会既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在康德看来,不想被别人讨厌是人类的自然的欲望, 被康德称作倾向性,即本能的欲望,冲动,康德认为,按照倾向性去生活,便是做了欲望的奴隶,这不是自由,这是随波逐流,真正的自由是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往上推。
既然一切烦恼源于人际关系,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然而一个人在宇宙之中生活根本不可能,我们只能在被别人讨厌中追求自由。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代价, 就无法贯彻自己生活方式,也就是无法自由。
总结本章,自由就是被讨厌,我们不应害怕被讨厌,别人的认可或讨厌是别人的课题,不应活在别人的认可中而把选择权交给别人。我们应做好课题分离,属于自己的课题,全力以赴,别人的课题,不要加以干涉。 不要操心别人怎么想。

第四章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分离课题,不操心人际关系,会不会带来与他人关系恶化的结果呢?
第四章澄清了一些概念。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不是教唆别人去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 所谓的个体,Individual指最小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原子就是最小不可分割的整体。 个体心理学反对把人的精神,身体,理性,情感,意识潜意识给分开讲。人就是人,是整体,没有这些所谓的结构。承认整体代表什么呢? 代表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是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发怒,而绝不是感情迫使我做出以上行为——后者便是人生谎言,给自己找借口,推脱责任。所以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能太远。
对于人际关系,它的最终目标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这个超过了我们今天自我成长的范围,所以不详细讨论。但有一个观点是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哪怕情侣二人,也能组成一个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是实现共同体的必要途径。 对自己的执著会导致课题干涉, 但是对他人的关心则不是课题干涉。这点要区分。有些人对他人嘘寒问暖,实际有所求,本质还是更关心自我的需求。关心他人为什么不是课题干涉,因为它不需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不会去影响别人达成自己的目的。
我们在关心他人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变成对自己的执著,要知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而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只关心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人应该为我服务。不服务就委屈。这就逾越了界限,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人公,而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 与他人接触的时候,会问,这个人给了我什么? 一旦期待落空,往往大失所望,并感受到极大屈辱,而且非常愤慨。 “那个人辜负了我的期望,那个人不再是朋友而是敌人“。 我们或多或少从那个阶段走过来。
直面人生课题,区别我的和别人的课题,建立界限,并在此基础上关心他人,建立共同体感觉,获得归属感,幸福的源泉。 如果小共同体建立失败,也不要灰心,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去寻求更大的共同体,你总能找到归属感。

为什么课题分离可以构建共同体感觉呢? 课题分离,摆脱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操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伙伴关系,伙伴关系是横向关系。批评或是表扬被鼓励代替。前者隐含着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的评价,隐含着操纵,后者则是平等地对话。课题分离之后的鼓励,出自真心,是真正的关心他人。 为什么表扬要被批判? 因为人被表扬会形成自己没有能力的信念,等于是说,把评价权赋予他人,自己便处于人际关系中的低位。以表扬为目的,必然生活在他人的价值观标准之下——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鼓励并不包含评价好坏。孤立的目的是让人拥有价值感。人只有在感觉自己有价值感时才会有勇气。我们的文化中也有啊,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还有死得其所, 人在觉得自己的事业有价值的情形下,甚至可以慷慨赴死,这就是勇气的体现。勇气让人们超越自己。
我们如果想获得勇气,就必须在共同体中寻找价值感。当然,千万不要陷入功利主义。用有没有用来判断价值。 价值不是使用价值,千万要辨析清楚。 艺术品有使用价值吗?它有美学价值,它让人精神愉悦,这也是价值。 没有生活能力的老人,子女会认为老人没有价值吗? 当然荒谬,亲人的在世也是价值。 所以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第四章的意思是,价值可以被赋予。一旦认识到了价值,产生了价值感,便可以获得勇气,勇气就是支撑其存在的动力。

第五章

第四章探讨了如何实现共同体感觉,那就是获得价值感。那到底如何获得呢?
第五章,提出了,自我接纳与活在当下等观点。
活在当下,要做到专注于眼前的事,把注意力从自我意识中解放出来,尤其是过剩的自我意识,如果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担心自己”如果这么做会不会被人笑话或者看不起“这样的心态,则必然无法专注于行动。就是忘我。
活在当下,还需要充分接纳自我。 既然受到自我意识的羁绊,就无法无拘无束行动,这里隐含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不被嘲笑,不被小瞧。
这个目的代表着个人对本真的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才尽量在人际关系中不展示这个本真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房间里独处,尽情歌唱起舞随心所以。 为什么不敢展现? 因为此时本真的我与集体没有融入,并未形成共同体。 把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可以建立共同体。 具体有三点,这三点循序渐进:
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不是自我肯定,明明做不到还要暗示自己能做到,这叫自我肯定,容易导致优越情结,对自己撒谎,不断去做自我评价,也会导致自我意识过剩。自我接纳,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尽量朝着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其实是就是实事求是,就事论事。这也是像佛教一样,类似于忘我这种观念,课题分离,能够改变,不能改变,无法改变的,赋予新的意义,可以改变,尽力去改变,这就是自我接纳接受“现实的我”,知道自己的有限性。
在自我接纳之后,还不够,因为我的意识仍然强烈。需要他者信赖——无条件地相信他人。
信赖和信用不同,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没有附加条件。它不是叫你去做老好人,做舔狗。而是说,让大家在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以信任他人为前提。这里仍然用到了“课题分离”, 背叛不背叛不是你能决定的,而是他者的课题。
你为什么要和别人建立关系,一般隐含了建立关系对双方有利益或者其他好处,如果它一开始就是坏人,只会给你带来坏处,那当然你的目的就是远离它。
从目的论角度,既然你想维持这段关系,当然是要无条件相信,至于对方给你的回报,是他的课题。无条件信任他人,仅仅是为了“达成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手段。不要做一个道德上的烂好人。
疑邻盗斧,拿着锤子找什么都像是钉子,一旦用怀疑的眼光处事,那就是处处值得怀疑——这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游戏。
一切要从目的论,课题分离,这些角度来思考。
做完课题分离,实际上仍然是明确了我能做的和我做不到的。所以仍然是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仍然是要自我接纳。承认我的认知有限性,承认我无法掌控与知晓他人内心真相,更无法掌握与知晓其行为,这就是我做不到的,做不到的就不应该去纠结。
所以“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哪里来”?
正是从自我接纳中来。 看到自己能做的,和做不到的,分别采取对应措施,做好课题分离。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它本来就是人类应有的情感。最终最重要的是他者贡献,这个贡献是主观感受,他者贡献绝不是自我牺牲,自我牺牲是过度且过分的。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才可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如果幸福是感觉,那么实事求是,课题分离,改变感觉是获取它的唯一途径。
没有任何其他途径。或者,其他的途径都是在欺骗。有人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工作上,这就是所谓的工作狂,工作狂是人生谎言,也是欺骗,是借用工作逃避其他人生课题,工作不仅是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社会的贡献,兴趣,都是工作,公司只是一小部分。

再说,人最大的不幸是什么? 不喜欢自己。只要我对共同体有益,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感受只要有,就足以让自己幸福。判断我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是别人不是你,你无法干涉,但是你可以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
这里再次强调手段和目的,目的是获得幸福,手段是通过他者贡献,而不是要你被他人认可。贡献感的来源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赋予,如果把权利给了他人,那么他人也可以轻易剥夺。人是自由的,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选择。人只有在感受到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属于自己的主观感受,也是自己的自由。
我们需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特别优秀,世上天才是少数。甘于平凡并不是甘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炫耀自己的优越性。人类都有追求优越性的普遍欲求。无论特别优秀还是特别差劲,都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人为自己存在而活。去存在,去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才是目的,所以,无论人生是不是要有远大的目标,这都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难道只有远大的目标,卓越的追求,人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吗?人才能体会自己的存在吗?
人体会存在,并不需要这些。 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彼岸而活,那么我们必然就无法体验当下的感觉。
我们不应该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应该理解为成点的连续,人生不是一个所谓的整体!

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这实际上是时间上的课题分离。 我们能把握住的只有当下,至于未来的结果,并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至于过去,更没有关系。 这是把握当下的真正含义。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与未来,不应该通过关注过去与未来给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此时此刻的你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的你要考虑的问题,假如真的活在此时此刻,就代表你一定不会关注过去与未来,反之,假如你关注过去与未来,你必然无法或在此时此刻。
搬出过去是决定论,搬出未来是逃避当下。我们在当下的选择有无数可能性。所以,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脆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就是最大的人生谎言。
既然过去无法决定你,未来也不是你决定。那你能做什么? 当然是选择现在!既然人生不是一个整体,那何必谈什么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人生的意义,你现在就可以赋予自己。

所以,从自我专注于当下开始,做好课题分离,进行他者贡献——总有人要开这个头,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你会立即获得当下的幸福。

posted @ 2022-04-04 21:48  goto2091  阅读(1435)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