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希望考上哈佛后一年内死掉,还是希望卖水果而活一百岁?

孩子今天问我:“你是希望考上哈佛后一年内死掉,还是希望卖水果而活一百岁?”我感受到这个问题的强大杀气,便问:“只有这两个选择吗?”他说是的。我问为什么只有这两个选择,他说就是只能有这两个选择。

根据我刷微博多年的经验,这个问题一定是从某碗烂鸡汤中捞出来的渣。不回答这个问题,先来讲几个故事。

有一则“岩头之斧”的禅宗公案:德山一日谓师曰:“我这里有两僧入山,住庵多时,汝去看他怎生。”师遂将一把斧去。见两人在庵内坐,师乃掂起斧曰:“道得也一下斧,道不得也一下斧。”二人殊不顾。师掷下斧曰:“作家!作家!” 在这个公案中,“道得也一下斧,道不得也一下斧”是岩头给两僧设的局,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两僧如果按照这两个预设条件去做选择,无论怎么选择都会被砍。但两僧以“殊不顾”之策应对,终使岩头掷下了斧子。候世达在《集异璧》一书中用这个故事解释命题演算,但我的体会是:如想破解系统中的问题,需要跳出前系统的预设限制条件。 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我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无法在我们制造出这些问题的思考层次上解决。 ”

还有一个古希腊神话。一个叫戈尔迪的国王打了一个十分复杂绳结,并把它放在宙斯的神庙里。神谕说,能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将能统治亚洲。这就是传说中的戈尔迪之结。数百年来,无数能人尝试解开戈尔迪之结,都以失败告终。这时亚历山大出现了,他对绳结没什么兴趣,但对神谕很感兴趣。于是,他甚至都没有试着去解一解,抽剑就劈了下去,将绳结劈成两半。戈尔迪之结迎刃而解。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亚历山大把他的马其顿扩张成首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虽然我很怀疑这个故事是在先有了结果之后再去杜撰的,但故事本身仍有启示。“解”是神谕对破解戈尔迪之结的方法的预设条件,可要想破解这个问题,只有跳出这个预设条件。

最后说个简单的事儿吧。周末去外婆家蹭饭,要提前报餐。外婆问:过来吃中饭还是吃晚饭?回答说:“两顿都吃”。唯有跳出外婆预设的逻辑,才能蹭到两顿饭吃。

讲了三个故事之后,可以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了。这个问题假设有两种可能,而且只有两种可能。无论你选择哪一个,都是在预先设定好的条件里做出的选择,都是落入了提问者的圈套。但是,真的只能选择这两种吗?真的只有这两种选择吗?当然不是的。太多人有意或无意地给你预设一些条件,希望你按照他们的逻辑去做出选择,但你没必要给自己设定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就像力克胡哲说的:人生不设限。

来,干了俺这碗鸡汤吧,咱又考上哈佛,又活一百岁。

你是希望考上哈佛后一年内死掉,还是希望卖水果而活一百岁?
(图片来源 http://pica.nipic.com/2008-06-02/200862102832926_2.jpg)


posted @ 2015-05-24 09:24  Gentium  阅读(36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