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指南:stm32串口烧录与升级方法详解

利用STM32的串口(USART)进行程序烧录和固件升级,是一项十分实用且成本低廉的技术。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释串口烧录的原理、步骤,以及如何制作和部署bin文件升级包。

首先通过下面这个表格来概览串口烧录的核心阶段和关键动作:

阶段关键步骤/动作核心要点/说明
1. 进入内置Bootloader设置BOOT引脚 → 复位芯片BOOT0=1, BOOT1=0:从系统存储器启动,执行内置Bootloader。-1
2. 建立串口连接连接硬件 → 识别串口 → 运行PC软件使用USB转TTL串口线;PC端运行Flash Loader Demo等软件。-1
3. 擦写与校验软件交互 → 发送固件 → 烧录至Flash软件凭借串口协议与Bootloader通信,完成擦除、编程、校验。-1-3
4. 切换启动模式恢复BOOT引脚 → 再次复位BOOT0=0:从主Flash启动,运行用户的新程序。-1

串口烧录详解与操作步骤

基本原理

STM32芯片内部有一段出厂预置的、不可擦除的程序,叫做平台存储器Bootloader。当你通过引脚配置到这种特殊启动模式时,芯片上电后就会运行这段程序。它负责通过串口等外设与PC通信,接收发送过来的固件数据,并将其烧录到芯片的主Flash存储器中。-1-3

操作步骤
  1. 硬件连接与配置

    • 接线:利用USB转TTL串口模块(如CH340、CP2102等)连接PC和STM32。确保TX接RX,RX接TX,并共地。

    • 设置启动模式:将STM32的BOOT0引脚接高电平(3.3V)BOOT1引脚接低电平(GND)-1

    • 供电:给STM32开发板正常供电。

    • 连接PC:将串口模块的USB端插入电脑。

  2. PC端软件操作

    • 可以使用ST官方提供的Flash Loader Demo 软件-1,或者能力更强大的STM32CubeProgrammer-5

    • 打开软件,选择电脑识别到的正确串行端口(可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

    • 设置合适的波特率(通常使用自动侦测或115200)。

    • 给STM32复位或重新上电,此时软件界面应显示与芯片建立连接的提示-1

    • 后续按照软件向导处理:通常包括擦除必要的Flash扇区、选择你编译好的.bin.hex文件、开始编程等步骤。-1-3

    • 烧录成功后,软件会给出提示。

  3. 验证与运行

    • 烧录完成后,先断开电源,将BOOT0引脚恢复为低电平(接GND)-1

    • 重新上电,STM32便会从主Flash启动,运行你刚刚烧录进去的新程序。

制作Bin文件升级包与部署方案

生成Bin文件

在集成开发环境(如Keil MDK)中,经过轻松调整,编译器在构建项目后就能直接生成Bin文件。

  • Keil MDK设置办法

    1. 点击魔术棒按钮,进入 Options for Target 窗口。

    2. 选择 User 选项卡。

    3. 在 After Build/Rebuild 部分,勾选 Run #1

    4. 在后的输入框中,填写来自ARM编译工具的 fromelf.exe 命令,格式如下:-2-8

      bash

      复制

      下载
      $KARMARMCCbinfromelf.exe --bin -o "路径和输出文件名.bin" "!.axf"
      • 其中 $K 代表Keil的安装目录,是一个变量,这样配置更通用。

      • !.axf 代表当前工程的输出文件。

    5. 配置完成后,点击编译,即可在指定路径找到生成的Bin文件。

部署升级方案(IAP)

要让终端用户能自行升级,你需要在你的应用程序中实现一个自定义的Bootloader(在应用编程,IAP)

  1. 设计Bootloader程序

    • 功能:这个Bootloader得实现利用串口接收Bin文件、校验资料、擦写Flash到指定位置(通常是用户应用程序区的起始地址)以及跳转执行的功能。

    • 通信协议通过:需要定义一个简单的通信协议,例如能够使用YMODEM这种有成熟开源代码、支持校验的文件传输协议,或者自定义一个含有帧头、长度、材料、校验和的协议,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放置位置:该Bootloader程序需要被烧录到STM32 Flash的起始地址(例如0x08000000)。

  2. 处理用户应用程序

    • 编译设置:用于升级的用户应用程序(APP),在编译器里需要设置其起始地址,必须紧跟在Bootloader之后。例如,如果Bootloader大小是16KB,那么APP的起始地址就应设为0x08004000

    • 中断向量表重映射:由于APP不在Flash起始地址,它的中断向量表需要被重定位。在APP的main函数开头,通常需要调用库函数来设置中断向量表的偏移量。

  3. 构建升级流程

    • 产品发布时,内部已有预先烧录好的Bootloader。

    • 升级时,用户依据一个上位机软件(可以是C#、Python或QT等编写的)或简单的串口工具,按照指令将Bin文件发送给设备。

    • 设备中的Bootloader接收并校验文件,无误后将其写入APP区域。

    • 完成后,Bootloader跳转到APP起始地址,运行新程序。

进阶考虑与建议
  • 安全性与可靠性

    • 校验机制:务必对接收到的Bin文件进行校验。除了通信协议本身的校验外,在写入Flash后,强烈建议进行CRC32校验,确保数据完整无误。-10

    • 升级确认与回滚通过:设计机制让APP在运行后向Bootloader报告"一切正常"。如果启动失败,能够在复位后让Bootloader检测到,并提供重新升级的机会,甚至实现回滚到旧版本。

    • 加密:如果固件需要保密,可以考虑对Bin文件进行加密,Bootloader端再解密,防止被轻易反编译。

  • 用户体验

    • 开发一个图形化的上位机软件,可以极大简化用户的操作步骤。

    • 在Bootloader和上位机中提供明确的进度提示状态反馈(如"接收中"、"校验成功"、"烧录失败"等)。

posted @ 2025-11-26 09:11  gccbuaa  阅读(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