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教程:LangChain源码分析(一)- LLM大语言模型
什么是大语言模型(LLM)?
大语言模型就像是一个超级博学的图书管理员,他读遍了世界上所有的书籍、文章、网页,拥有海量的知识。当你向他提问时,他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给你一个详细的回答。
在计算机世界里,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语言模型)就是这样一个"智能助手"。它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学会了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可以回答问题、创作文章、写代码、进行逻辑推理等。
为什么需要LangChain来管理LLM?
直接使用LLM就像直接和一个没有界面的超级大脑对话,虽然它很聪明,但交流起来并不方便。LangChain就像一个智能翻译官和管理器,它:
- 简化交互:提供统一的接口,让不同厂商的LLM使用方式保持一致
- 提升性能:通过缓存避免重复请求,节省时间和费用
- 增强功能:提供回调、追踪、流式输出等高级功能
- 错误处理:自动重试、异常处理等
LangChain LLM工作原理解析
1. 抽象基类:统一的接口标准
# 想象LangChain为所有LLM定义了一个"标准操作流程"
class BaseLanguageModel:
def invoke(self, input):
"""标准调用方法,所有LLM都遵循这个流程"""
# 1. 输入预处理
# 2. 检查缓存
# 3. 调用模型API
# 4. 处理输出
# 5. 更新缓存
pass就像所有汽车都必须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一样,所有LLM都必须实现这些标准方法。
2. 缓存机制:聪明的记忆系统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问你"1+1等于几?",你第一次回答后,会把答案记在心里。下次再有人问同样问题,你就不需要重新计算,直接给出答案。
# LangChain的缓存就是这样工作的
def check_cache(prompt, llm_params):
cache_key = generate_cache_key(prompt, llm_params)
cached_result = cache.get(cache_key)
if cached_result:
return cached_result # 直接返回缓存结果
else:
result = call_llm_api(prompt)  # 调用API
cache.set(cache_key, result)   # 存入缓存
return result3. 回调系统:全程监控助手
就像一个贴心的助手,会在每个关键步骤告诉你进度:“正在连接模型…开始生成…生成完成”。
# 回调系统在LLM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触发
class CallbackManager:
def on_llm_start(self, serialized, prompts, **kwargs):
"""LLM开始执行时调用"""
print("LLM开始处理请求...")
def on_llm_new_token(self, token, **kwargs):
"""生成新token时调用"""
print(f"生成新内容: {token}")
def on_llm_end(self, response, **kwargs):
"""LLM执行结束时调用"""
print("LLM处理完成")4. 流式处理:实时响应体验
传统方式是等LLM把话说完再给你,流式处理则是边说边给,就像实时聊天一样。
# 流式处理让用户体验更流畅
def stream_response(prompt):
for chunk in llm._stream(prompt):
yield chunk.text  # 每生成一部分就立即返回实际应用示例
基础使用
from langchain_openai import ChatOpenAI
# 创建LLM实例
llm = ChatOpenAI(model="gpt-3.5-turbo", temperature=0.7)
# 简单调用
response = llm.invoke("介绍一下人工智能")
print(response.content)批量处理
# 批量处理多个请求,提高效率
prompts =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responses = llm.batch(prompts)
for response in responses:
print(response.content)流式输出
# 流式输出,实时显示生成过程
for chunk in llm.stream("写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故事"):
print(chunk.content, end="", flush=True)使用缓存
from langchain_core.caches import InMemoryCache
from langchain_core.globals import set_llm_cache
# 设置缓存
set_llm_cache(InMemoryCache(maxsize=1000))
# 重复请求时会直接从缓存返回
response1 = llm.invoke("什么是AI?")
response2 = llm.invoke("什么是AI?")  # 这次会从缓存获取核心优势总结
- 统一接口:无论使用OpenAI、Anthropic还是其他厂商的模型,接口都一样
- 性能优化:缓存机制避免重复计算,批量处理提高吞吐量
- 可观测性:回调和追踪系统让整个过程透明可控
- 容错能力:内置重试机制和错误处理
- 扩展性:支持流式输出、结构化输出等高级功能
学习建议
- 从基础开始:先理解BaseLanguageModel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实践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LLM,观察它们的共同点
- 深入了解:研究缓存、回调、流式处理等高级功能的实现
- 自定义实现:尝试创建自己的LLM包装器,加深理解
LangChain的LLM模块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开发者和强大的AI模型,让复杂的技术变得简单易用。掌握这些原理,你就能更好地利用大语言模型的强大能力构建各种AI应用。
LangChain LLM技术架构图、时序图和流程图
1. 技术架构图
2. 调用时序图
3. 流程图
4. 示例代码
# 基本LLM使用示例
from langchain_core.language_models.llms import LLM
from langchain_core.callbacks import CallbackManager
from langchain_core.outputs import Generation, LLMResult
# 自定义LLM实现
class CustomLLM(LLM):
n: int = None  # 自定义参数
@property
def _llm_type(self) -> str:
return "custom"
def _call(
self,
prompt: str,
stop: Optional[list[str]] = None,
run_manager: Optional[CallbackManagerForLLMRun] = None,
**kwargs: Any,
) -> str:
# 实现具体的LLM调用逻辑
# 这里只是示例,实际会调用具体的模型API
return f"模型响应: {prompt}"
@property
def _identifying_params(self) -> dict[str, Any]:
return {"n": self.n}
# 使用示例
llm = CustomLLM(n=10)
result = llm.invoke("你好,世界!")
print(result)  # 输出: 模型响应: 你好,世界!
# 批量处理示例
results = llm.batch(["你好", "世界", "!"])
print(results)  # 输出: ['模型响应: 你好', '模型响应: 世界', '模型响应: !']
# 流式处理示例
for chunk in llm.stream("生成长文本"):
print(chunk, end="")  # 逐块输出结果LangChain LLM关键技术原理
1. 抽象基类设计模式
LangChain LLM采用了抽象基类设计模式,通过BaseLanguageModel、BaseLLM和BaseChatModel定义了统一的接口。
核心原理:
- BaseLanguageModel是所有语言模型的根抽象类,定义了通用接口
- BaseLLM专门处理字符串输入输出场景
- BaseChatModel专门处理对话消息场景
2. 缓存机制
缓存是提高LLM应用性能的关键技术,LangChain提供了灵活的缓存策略。
核心原理:
- 在调用LLM前先检查缓存
- 使用LLM参数和输入作为缓存键
- 支持同步和异步缓存操作
- 缓存命中时跳过API调用,直接返回结果
3. 回调系统
回调系统允许在LLM执行过程中插入自定义逻辑,如日志记录、进度追踪等。
核心原理:
- 在LLM执行的关键节点触发回调
- 支持开始、结束、错误、token生成等回调事件
- 提供同步和异步回调管理器
4. 流式处理
流式处理允许逐步接收LLM输出,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核心原理:
- 通过_stream和_astream方法实现
- 支持实时token输出
- 兼容非流式模型的回退机制
5. 输入输出标准化
LangChain将各种输入格式统一转换为标准格式进行处理。
核心原理:
- 将字符串、消息列表、PromptValue等转换为统一格式
- 提供输入验证和类型转换
- 支持多种输出格式
6. 并发处理
通过批量处理和异步调用提高吞吐量。
核心原理:
- batch方法并行处理多个请求
- abatch方法异步并行处理
- 支持最大并发数限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