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调优

https://www.cnblogs.com/john-xiong/p/12099842.html

 

 

‌MySQL配置优化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个参数的优化建议和适用场景如下:‌

  1. ‌innodb_buffer_pool_size‌:这是InnoDB存储引擎的核心配置参数,用于缓存数据和索引。建议将服务器总内存的60%到80%分配给innodb_buffer_pool_size。例如,可以将该值设置为4GB。

  2. ‌innodb_log_buffer_size‌:用于缓存事务日志。如果数据库事务频繁,建议将该值设置为16MB到256MB,具体大小取决于事务的频率和写入数据的规模。例如,可以将该值设置为64MB。

  3. ‌sort_buffer_size‌和‌join_buffer_size‌:用于排序操作和关联查询的缓冲区。对于大规模排序和关联操作的应用,适当增大这两个参数可以提高查询性能。例如,可以将sort_buffer_sizejoin_buffer_size都设置为2MB。

  4. ‌query_cache_size‌:对于写入频繁的数据库,建议禁用查询缓存,因为查询缓存在高并发、写入量大的系统中会影响性能。可以通过注释掉query_cache_size配置来实现。

  5. ‌max_connections‌:MySQL默认的最大连接数为100,但最大允许连接数为16384。根据服务器的负载和需求调整max_connections参数,例如可以设置为3000。

  6. ‌innodb_file_per_table‌:该参数决定InnoDB表是使用共享表空间还是独立表空间。启用独立表空间(innodb_file_per_table = 1)可以便于管理,但需要确保数据文件路径和大小合适。

  7.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该参数决定InnoDB redo log文件组的大小。通常设置为2到3个文件可以提供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8.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该参数影响事务日志的刷新频率。设置为2可以在某些场景下提高性能,但可能会丢失一些数据。设置为0在备份节点上较为适用,但需要注意数据安全性。

通过合理配置这些参数,可以显著提升MySQL的性能,减少磁盘I/O,提高查询和插入速度,确保数据库的高效运行。

posted @ 2024-11-13 15:14  gbc  阅读(1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