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达俱乐部

|
公司概述
武汉数码腾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腾峰科技)是专业从事无线互联网的高科技企业。腾峰科技致力于为Palm/Pocket Pc等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持终端提供个性化、大容量的无线互联网移动增值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腾峰科技的无线互联平台---pda.9251.com已经正式商用,通过不懈的技术创新和敏锐的市场观察,结合自身优势,pda.9251.com致力于成为最优秀的移动增值服务平台,成为无线互联领域的领导者.由于公司背景上的优势,和在无线互联领域的不断努力,使公司积累了一套适合智能手机用户实际应用的系统设计和业务流程设计方面的经验。
商业挑战
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仅通过个人电脑访问互联网资源,他们还需要通过别的方式来访问,比如用手机通过GPRS网络或是CDMA网络。这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当然是件好事。但众多品牌的手机,打破了只有少数几种浏览器的局面,这为网络的开发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让网络应用适应更多的终端设备?
通过手机上网的人多了,那么通过手机能够访问的网站也随之增多。但就像Internet发展的早期:开发者,在为能建立网站而兴奋过后,还要为适应不同浏览器(Netscape的不同版本,以及IE的不同版本)付出更多的体力代价。当时,只为了适应两种Internet浏览器,就要付出额外的页面工作。而现在,无线互联(Wireless Internet)也面临这样的局面,而且更困难。目前市场上有十几种主流移动终端设备,而且各自具有不同版本的浏览器。并且新的手机、新的浏览器以每三个月的速度递增!
困扰移动应用开发者的主要困扰总结为以下几点:手机设备性能的不同导致访问时网站显示格式不同、不同的手机支持不同的标记语言、灵活多用的JavaScript、Cookies被迫禁用。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现在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各类手机快捷便利的访问网站的重要因素。制作移动网站,并不像Internet 网站那样容易。网站的设计者们都期望能在不增加代码量、网站维护量的情况下完成自身网站对各种手持设备的自适应。
解决方案
在设计和开发多普达俱乐部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考虑内容的多样性、功能的强大,还要兼顾操作流程的简单,并为用户建立了统一的登录入口,避免了因终端设备属性和标记语言的不同,而无法登录和浏览的情况。我们在规划和设计多普达俱乐部时,采用了微软的移动开发工具,建立了一套统一的用户界面和用户统一的身份管理及浏览方式。利用此支撑平台可以实现用户一次登录、站内通用,避免多次登录到多个应用的情况。此外,当不同的设备访问该网站时,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网站内各栏目的信息含量是相同的,即使用户使用的是最新的机型,和支持不同的标记语言,甚至设备浏览器每屏容量都不相同,该网站内的所有栏目都可以做到自适应,也为无线应用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通过对网页的Form和控件封装,我们利用MMIT的控件,自定义网站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基于浏览器的格式,或是发出请求的移动设备特性而定的。基于这一特性,我公司为多普达手机用户搭建了一套可以自适应用户手机屏幕大小和特性的门户网站。该网站以终端设备为中心,对不同设备的访问,抛出不同的用户界面表现形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所有的信息交互都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包括逻辑和标记语言的产生,也都是在服务器端发生的。因此,客户端除了浏览器以外,不再需要任何其他的软件了。
针对用户的需求,为了能够满足用户使用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灵活性、方便的访问网站获取信息,并不需要改变操作习惯,我公司搭建了多普达俱乐部门户网站,为多普达建置一个适合于Pocket PC和Smartphone浏览的网站,并提供各样主题内容,以便让购置多普达手机的使用者,体验用手持设备,浏览网站的乐趣。我们选择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作为我们的开发工具,采用C#编程语言编写asp.net web客户端,作为系统的展现层。
不同终端设备访问多普达俱乐部网站的流程如下:

多普达俱乐部——无线应用平台的结构如下:

该系统采用VS.Net体系结构,采用C#编程语言,Sql 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门户网站。该网站包括内容模块和功能模块。每个内容模块又包含了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的子栏目,实现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自适应不同设备屏幕大小等功能。
多普达俱乐部构架如下:

系统界面实例:


本系统的开发工作从2004年3月上旬到2004年5月底,耗时3个月,由三位工程师参与此项工作,到4月底已基本完成了网站的开发,从5月初开始,已在部分多普达手机用户中进行测试。在部分测试用户中,我们有针对性的记录了用户的操作习惯和上网思路,对用户界面作了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目前,系统已经在多普达手机用户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商业收益
1. |
增强性能:利用MMIT技术,自己扩展MMIT核心运行库。开发者可以通过添加移动用户控件,或是自定义移动控件,来丰富运行库内容。同时,ASP.NET 是在服务器上运行的编译好的公共语言运行库代码。它可利用早期绑定、实时编译、本机优化和盒外缓存服务。这相当于在编写代码行之前便显著提高了性能。 |
2. |
工具支持:MMIT技术补充了 Visual Studio 集成开发环境中的大量工具箱和设计器,特别是针对移动终端上的独特控件。WYSIWYG 编辑、拖放服务器控件和自动部署只是这个强大的工具所提供功能中的少数几种。 |
3. |
灵活性:通过对网页的Form和控件封装,网站开发者可以利用MMIT的控件,自定义网站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基于浏览器的格式,或是发出请求的移动设备特性而定。由于 ASP.NET 基于公共语言运行库,因此 Web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整个平台的威力和灵活性。.NET 框架类库、消息处理和数据访问解决方案都可从 Web 无缝访问。 |
4. |
简易性:所有的MMIT技术都是基于服务器端的技术。而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包括逻辑和标记语言的产生,都是在服务器端发生的。因此,客户端除了浏览器以外,不再需要任何其他的软件了。同时,ASP.NET 页框架使您可以生成将应用程序逻辑与表示代码清楚分开的用户界面,和在类似 Visual Basic 的简单窗体处理模型中处理事件。另外,公共语言运行库利用托管代码服务(如自动引用计数和垃圾回收)简化了开发。 |
5. |
可管理性:ASP.NET 采用基于文本的分层配置系统,简化了将设置应用于服务器环境和 Web 应用程序。由于配置信息是以纯文本形式存储的,因此可以在没有本地管理工具帮助的情况下应用新设置。只需将必要的文件复制到服务器,即可将 ASP.NET 框架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不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即使是在部署或替换运行的编译代码时。 |
6. |
可缩放性和可用性:ASP.NET 在设计时考虑了可缩放性,增加了专门用于在聚集环境和多处理器环境中提高性能的功能。另外,进程受到 ASP.NET 运行库的密切监视和管理,以便当进程行为不正常(泄漏、死锁)时,可就地创建新进程,以帮助保持应用程序始终可用于处理请求。 |
7. |
自定义性和扩展性:移动Web Forms和所有的ASP.NET的控件一样,都是以事件为驱动的;他们都有安全管理、状态管理和Cookie-less管理。对于PC和移动设备的Web应用程序而言,它们在表现形式上需要两个不同的界面,也就是它们在控件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共享业务逻辑层、XML Web服务层和数据存储,他们的数据来源也都一样。这就意味着移动的Web Forms允许开发者最大限度的重用代码。 |
8. |
安全性:借助内置的 Windows 身份验证和基于每个应用程序的配置,可以保证应用程序是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