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我们所讨厌的
骂资本是主题为怀才不遇的现代公式
最近网络上再看到“资本你赢了”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烂梗,回想几年前尤其是微信公众号还在追求10万+的年代,这个话题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全民运动。
如果把对资本和内卷的声讨作为一道阅读理解题,很多声讨资本的内容深层,想要表达的是无人赏识的寂寞,是对自由的追求,甚至有些只是对于流量的渴望
资本什么时候变得让人讨厌
假设有一个小哥,现在从零开始准备跑外卖赚钱,由于小哥是从零开始,所以小哥这时候没有钱直接购置相关的工具,他正好有个哥们买了工具但是现在不做了,他们合伙一起做收益进行分成,也就是小哥投入劳动,哥们投入物资。
由于物资放着损耗不大,物资的成本对小哥太高了,因此小哥每单分30%,哥们分70%,这时候小哥和资本进入了蜜月期。
情况1:如果此时小哥能够攒下钱买自己的工具,那么他就成功利用到了哥们的资本杠杆并完成了原始积累,他可以看心情买工具拿100%或者存着备用。
情况2:如果小哥跑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风里雨里只拿30%,哥们却翘着脚喝茶拿70%,小哥很不爽,但还没想到比现在更好的模式,于是先干着看看。
情况3:小哥看着哥们吃香的喝辣的,于是自己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辛苦工作的意义应该要让自己离心目中的生活越来越近才对,小哥想赚更多,但他知道这城市的骑手不差他一个,车他不骑哥们无非少了这块分红,小哥感觉被资本做局。
情况4:小哥每天劳动,辛苦之余能有一点点很小的留存,但有一天哥们怪小哥不够卖力,想让他的表弟跑,表弟年轻不知道累,小哥在拉扯中落入下风,最终在喝醉后怒斥资本。
资本和我们所讨厌的
虽然这个例子很简单,但其中的代表性是类似的,哥们的车哪怕不给小哥去跑外卖,也可以拿去做别的事,甚至是放在家里自用。虽然不是特别多钱,但是对于从零出发的小哥来说,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需要积攒很久才有机会购买。哥们的车就是社会的资本,是入局的机会,也是70%的约束。
小哥如果想要积攒同样的资本,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本的价值,哪怕买到了自己的工具,也仅仅是拥有了一个别人早已拥有的物件;甚至会思考买自己的电动车不如再找哥们弄辆车去试试跑网约车。
无论是情况1到情况4,其实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在身边的,但什么时候发生,如何发生,其实与小哥当时决定和哥们去跑外卖没有必然的联系,小哥可能在情况4出局后,根据自己送外卖的经验做起了小吃生意,也可能在情况2的状态下骑驴找马持续好几年,开始思考工作的意义,但无论怎么样,小哥的最优解总是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好好工作,好好照顾好自己。没有一帆风顺的好人生,只有百折不回之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