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

一、中断的基础概念

当CPU在执行的程序的时候,有突发情况需要处理,那么CPU会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中断处理函数,结束后再返回来继续处理当前程序。

这种程序在执行中被外部原因打断的情况,称为中断。

1.1采用中断的好处:

(1)一般CPU的处理速度更快,而外设的处理速度较慢,CPU和外设可以各做各的事,当外设处理事件完成后再与CPU进行交互,而不需要CPU等待外设完成,

提高CPU的利用效率。

(2)有利于实现实时处理数据,CPU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反应,达到实时控制的要求。

(3)有利于实时处理系统异常,系统在运行中会遇到一些异常,系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来处理这种异常,防止系统崩溃。

1.2 中断处理函数

  内核响应终端后要执行的函数。比如ADC转换完成中断被响应,CPU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函数,函数从数据寄存器中读走数据。

1.3 中断向量

  中断处理函数的入口地址,CPU响应中断请求后,会跳转到该地址执行代码

二、中断函数的书写格式

#pragma vector=向量名称
__interrupt void 函数名称(void)

{
执行代码
  }

 

*中断函数不能有返回值也不能有参数

 

HAL库 UART初始化:

  • 使能UART外设时钟
  • 配置UART使用的引脚参数
  • 配置中断
  • 配置DMA

 

posted @ 2024-02-28 16:02  该说不唠  阅读(7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