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 Java 为什么非要在 锁对象身上调用 wait()方法 和 notifyAll()方法、方法细节
在Java中,wait()和notify()方法必须在同步块或同步方法内部使用,通常在锁对象上调用,有以下原因:
1.互斥性: 当你在同步块内部使用wait()和notify()方法时,它们与锁对象紧密相关,确保在调用wait()和notify()时能够维持互斥性。这意味着在调用wait()时,当前线程会释放锁,而在调用notify()时,锁会被重新获得。这确保了只有一个线程能够在任何给定时刻访问共享资源,从而避免了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2.条件等待: wait()方法通常用于等待某个条件的满足,这个条件通常与共享资源的状态有关。当条件不满足时,线程调用wait()进入等待状态,释放锁,让其他线程有机会修改共享资源的状态。当条件满足时,另一个线程调用notify()或notifyAll()来通知等待的线程,它们可以再次尝试获取锁并继续执行。
3.协作与通知: 通过在锁对象上调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线程可以协作并相互通知状态的变化。这是一种有效的机制,用于处理线程之间的协作和通信,例如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总之,在Java中,将wait()和notify()方法与锁对象结合使用,是为了确保线程之间的互斥性和协作性,以避免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性问题,同时允许线程等待条件的满足并进行通信。这是多线程编程中一种常见的模式,用于解决并发编程中的问题。
---------------------------------------------------------------------------------------------------------------------------------------
Java中,一个线程获取锁了之后,再运行wait()方法,这个锁是被释放了吗?
当一个线程调用了 wait() 方法后,它会释放它持有的锁,然后进入等待状态,直到被其他线程调用 notify() 或 notifyAll() 方法唤醒。被唤醒的线程会尝试重新获取锁,如果成功获取到锁,它就可以继续执行。
这是因为 wait() 方法会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并释放它所持有的锁。这样做的目的是允许其他线程在同步块中获取这个锁并执行,从而实现线程间的协调和通信。
假如某个线程获取到锁了之后,它执行了一段代码,然后遇到wait()了,它会释放锁(因为是你自己说的)。假如一段时间后这个线程被唤醒了,它会尝试重新获取锁,假如它获取到锁了之后,它是执行wait()后面的代码,还是从头开始执行?
当一个线程被唤醒后成功获取到锁时,它会从 wait() 方法之后的代码处继续执行,而不是从头开始执行。这是因为线程在调用 wait() 方法后进入等待状态,直到被唤醒后才能继续执行。因此,一旦线程重新获取到锁,它会继续执行 wait() 方法之后的代码。
这种行为使得线程能够在恢复执行时从之前暂停的地方继续执行,而不会重复执行之前已经执行过的代码。
你的意思是,当线程获取锁,假设它执行了一些代码后遇到了wait(),它会释放锁,直到被唤醒;假设它被唤醒了,它首先会再次尝试获取锁,获取锁成功之后,它会执行wait()后面的代码,而不会从wait()前面的那些代码开始从头执行?
是的,你理解得正确。当一个线程被唤醒后成功获取到锁时,它会从 wait() 方法之后的代码处继续执行,而不是从 wait() 方法之前的代码处重新开始执行。这样做是为了保持线程在恢复执行时能够从之前暂停的地方继续执行,而不会重复执行之前已经执行过的代码。
Java中,如果某个线程尝试获取锁,结果锁已经被其他线程获取了,该线程被阻塞,也就是线程会等待,直到锁的释放。一旦锁被释放,底层会唤醒所有因获取这个锁而被阻塞的线程。对吗?
几乎正确,但是底层并不会唤醒所有因获取这个锁而被阻塞的线程,而是唤醒其中一个线程。具体来说,当一个线程释放了锁时,锁的释放会唤醒等待队列中的一个线程,让它可以继续尝试获取锁。哪个线程被唤醒取决于实现的具体情况,通常是依据某种策略,比如先到先得或者优先级高者优先等。
唤醒多个线程的操作通常是通过 notifyAll() 方法来实现的,这样会唤醒所有等待的线程。但是这种做法相对于唤醒一个线程来说,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竞争和上下文切换,因此一般建议在不是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 notify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