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雾霾的看法

1 你真的了解AQI吗?

AQI,中文称为空气质量指数,维基百科的定义如下:

“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非线性指数。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首先,目前AQI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六种成分的综合体现。同时为了方便大众的理解,对AQI值从[0,500]分为6级:优,良,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当该值超过500就是我们常说的“爆表”

AQI的计算公式是固定的,但各国对这六个分级定义不同。换句话说,同样一个AQI值,在印度认为是良,但在美国可能就是轻度污染了。我们对比国际主要组织和国家之间标准的不同。

 

1.1

数据来自WHO《Air Quality Guidelines》 2005

上图是WHO,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和印度对六种主要污染气体的标准。这个标准的意思是,当该气体浓度低于该值时,我们认为空气质量还不错。对比可见,WHO的标准最严格,基本所有国家都不达标。而中印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除了PM*非常宽松外,其他标准基本一致。下图是中美两国的AQI等级区间分布。

 

5

 

个人认为国家规定的标准还是比较科学客观,考虑到个体,也兼顾国情。但大家在查看空气质量时,也不要被分级迷惑,AQI值是客观的,但等级分类是主观感受,每个国家衡量的尺度不同,而人的体质也不同。那根据当前的情况,应当重点关注哪些指标呢?

2目前的情况怎样?

2

橙色是国标,上图是当前北京和成都的空气质量数值。可见,PM2.5问题确实很严重,但很奇怪,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都低于标准值。煤炭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尾气排放是二氧化氮的主因。通常我们认为这两类也是PM2.5的主要来源,但在数据上却没有体现出这种关联性。我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下文会结合伦敦大雾阐述一下个人的猜测。比如从数据来看,夜间雾霾不降反涨,其他文章也说新能源的引进有时指数反而也会上涨。个人认为数据统计是正确的,考虑到阅兵蓝,APEC蓝,政府应该能把握污染源,但可能比较粗放,精度上还有不足之处。

能够和Chinese Haze相提并论的,应该就是伦敦大雾(London Fog)。但伦敦大雾中,二氧化硫是主要的有害成分,杀伤力也更强,一周内就有一万人死亡。相比伦敦大雾是急性,恶性而言,中国的雾霾则是慢性,中性的,或许并不直接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产品,而是各种元素复杂的化学反应,所以状态会平稳(PH值中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一开始,人们都错误的以为,过几天空气就会变好的实际上,治理时间是以十年为单位。

 

8

假设每年有那么一两天,你每天抽掉了整包烟,你可能会生病,但你不太可能死掉。但如果每天都抽一根烟,数十年如一日,你就有可能丧命了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雾霾还要持续多久?我的答案是两个:政府做的不赖;但除非有奇迹,环境问题在20年内不会有明显改善。

3政府在治理环境上的成绩是值得肯定

这个判断是我个人基于有权威的文章和论文得出的主观结论,不喜勿喷。

首先要肯定中国最近三十年的成绩,从人均每天收入1.9美元到2000年只有2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已然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伟绩。国外有一句评价“China brought people to power rather than power to people ”,简单说就是充分调动了人的生产力,能做到这点已经不容易了。在其中,我们无法否认,煤炭在改善中国人财富和健康方面的巨大作用,客观上,中国称为世界工厂,必然会导致环境问题。而且中国和美国、欧洲还有一点不同,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原料,目前还没有其他可代替能源

其次,政府在五年规划中也列出了环境治理内容,2014年也推出了环境保护法。比如2011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相比2005年下降了14%,尽管仍然占全球排放的29%。另外车辆限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支持,尽管效果不理想,很多细节有待提高,但态度和诚意上是积极的。

 

9

GDP能耗比

 

这几年在实时环境数据的透明上进步很大,质和量上都有保证。

14

 

左边是PM25的实时监控,目前全国监控站非常多,这点上,中国不比美国,西欧国家少,可以有效的了解数据的变化和规律。右边是具体地方的详细指标,可见,PM指标是重灾区,而其他有害气体指标都良好。

 

10

 

这是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也是全国级别,左侧红色柱状是超标时刻右侧是全国位置分布。

4路漫漫其修远兮

目前中国室内环境污染(能源不足)造成的死亡率仍高于室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不能停滞的。即使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到2040年估计仍然有两百万人无法使用干净的室内能源。我也是基于这点认为,2040年前,环境不会有明显改善。过分的讲,大众期望的治理环境的强度会间接影响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这是治理环境的主要矛盾

 

15

 

该图可以说明为何今年的雾霾有加重了,写到这,整个人的心情都不好了,自己看吧。个人认为,治理环境不靠感情,而是当经济上带来的益处远超过治理成本,当我们承受不起放任污染不管的代价时

7

Chindia Test

技术的突破可能是唯一期待的因素。但要经过Chindia(中国+印度)测试,只有在这两个国家落地,才能产生真的价值,似乎核能源还比较靠谱。所以,希望科学家加把劲,也希望政府领袖能够突破思维定式,或许,我们真的可以等待奇迹了。

5我们能做什么?

16

 

柴静说“我们改变不了大自然,但可以改变自己”。比如改变自己的出行时间和时长,如上图,早上6点和7点之间的PM值差距显著,相比而言降低了30%左右。可以多参加一些室内运动,比如游泳。通常周日的空气质量相比较好,可以把户外运动放到周日。

其次,让大家听到你的声音。环境的治理,人人有责。我在想,现在的互联网大公司是否可以和政府合作,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来分析环境污染,构建模型,寻求一个最优解决方案。双方都有收获,对社会也有意义,也能保证数据的透明客观,效率上应该也不差。

17

 

作为个体,一个不错的方案就是统计一下中国全年PM指数最低的城市排名,直觉告诉我,丽江,三亚这些远离雾霾的天涯海角或许是落脚之地。最佳方案就是移民了,目的地纽约。上图中,纽约的空气质量是最好的。如果到了纽约,不妨代表同胞们把自由女神像下面的那首诗改成“yearning to breathe freely

因为时间仓促,本人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上述观点都是基于自己的查阅和思考,难免有不对和错误之处,还望多多包涵。

posted @ 2017-01-07 09:09  fu*k  阅读(243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