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

创建对象的方式

  1. 通过 new 关键字
  2. Class的newInstance()
  3. Constructor的newInstance(...)
  4. 使用clone()
  5. 使用反序列化
  6. 第三方库Objenesis

创建对象的步骤

  1. 判断对象对应的类是否加载、链接、初始化:虚拟机遇到一条new指令,首先去检查这个指令的参数能否在元空间的常量池中定位到一个类的符号引用,并且检查这个符号引用代表的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解析和初始化。(即判断类元信息是否存在)。如果没有,那么在双亲委派模式下,使用当前类加载器以ClassLoader+包名+类名为Key进行查找对应的.class文件。如果没有找到文件,则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如果找到,则进行类加载,并生成对应的Class类对象
  2. 为对象分配内存
    2.1 如果内存规整:指针碰撞,即所有用过的内存在一边,空闲的内存在另外一边,中间放着一个指针作为分界点的指示器分配内存就仅仅是把指针向空闲那边挪动一段与对象大小相等的距离罢了。如果垃圾收集器选择的是Serial、ParNew这种基于压缩算法的,虚拟机采用这种分配方式。一般使用带有compact(整理)过程的收集器时,使用指针碰撞。
    2.2 如果内存不规整:空闲列表发,即虚拟机维护了一个记录哪些内存块是可用的列表,从列表中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空间给对象实例,并更新列表的内容
  3. 处理并发安全问题
    3.1 采用CAS配上失败重试保证更新的原子性
    3.2 每个线程预先分配一块TLAB
  4. 初始化分配到的空间
    4.1 所有属性设置默认值
  5. 设置对象的对象头
  6. 执行init方法进行初始化

对象的内存布局

  1. 对象头
    1.1 运行时元数据:哈希值、GC分代年龄、锁状态标志、线程持有的锁、偏向线程ID、偏向时间戳
    1.2 类型指针:指向类元数据InstanceKlass,确定该对象所属的类型(如果是数组,还需要记录数组的长度)
  2. 实例数据
    2.1 说明:它是对象真正存储的有效信息
    2.2 规则
    2.2.1 相同宽度的字段总是分配在一起
    2.2.2 父类中定义的变量会出现在子类之前
    2.2.3 如果CompactFields为true(默认为true),子类的窄变量可能插入到父类变量的空隙
  3. 对齐填充:占位符的作用

对象的访问定位

  1. 句柄访问
  2. 直接指针(HotSpot采用)
posted @ 2021-12-08 21:21  翻蹄亮掌一皮鞋  阅读(3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