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使用技巧
1,路由懒加载写法:
// 我所采用的方法,个人感觉比较简洁一些,少了一步引入赋值。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path: '/app',
component: () => import('./app'), // 引入组件
]
})
// Vue路由文档的写法:
const app = () => import('./app.vue') // 引入组件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app', component: app }
]
})
2,路由的项目启动页和404页面
一般项目都会设置这个,如果默认进入地址会跳到login页面,如果你输入的是一个没有用的路由或者是空路由会跳转到notFind页面(你自己设置的404页面)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 // 项目启动页
redirect:'/login' // 重定向到下方声明的路由
},
{
path: '*', // 404 页面
component: () => import('./notFind') // 或者使用component也可以的
},
]
})
3,setTimeout/setInterval this指向改变,无法用this访问VUe实例
这个地方大家的默认方法肯定是:
//使用变量访问this实例
let self=this;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self);//使用self变量访问this实例
},1000);
其实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用箭头函数,因为箭头函数会改变this的指向,而指向的刚好是自己的父级this,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用:
//箭头函数访问this实例 因为箭头函数本身没有绑定this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his);
}, 500);
这样我们的this就是指向我们的vue实例了
4,深度watch与watch立即触发回调
watch很多人都在用,但是这watch中的这两个选项deep、immediate,或许不是很多人都知道,我猜。
选项:deep
在选项参数中指定 deep: true,可以监听对象中属性的变化。
选项:immediate
在选项参数中指定 immediate: true, 将立即以表达式的当前值触发回调,也就是默认触发一次。
watch: {
obj: {
handler(val, oldVal) {
console.log('属性发生变化触发这个回调',val, oldVal);
},
deep: true // 监听这个对象中的每一个属性变化
},
step: { // 属性
//watch
handler(val, oldVal) {
console.log("默认触发一次", val, oldVal);
},
immediate: true // 默认触发一次
},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