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streaming和Structured Streaming区别
🔑 Spark Streaming vs Structured Streaming 对比表
对比维度 | Spark Streaming | Structured Streaming |
---|---|---|
编程模型 | 基于 RDD 和 DStream(离散流,本质是一系列小批次 RDD) | 基于 Dataset/DataFrame(统一的批处理 + 流处理 API) |
执行引擎 | Micro-Batch(固定时间间隔生成 RDD) | 默认 Micro-Batch,也支持 Continuous Processing(低延迟亚秒级) |
容错机制 | 依赖 RDD 的 lineage 机制,可能需要重新计算历史数据 | 使用 checkpoint + WAL(Write Ahead Log),结合 Source Offset 管理,保证端到端 exactly-once |
延迟 | 秒级(由 batchInterval 决定,通常 >500ms) | 毫秒~秒级(micro-batch 可设小批次;continuous 模式可达 <10ms) |
窗口操作 | 基于时间间隔和滑动窗口,API 较原始 | 基于事件时间 + 水印(支持乱序数据,类似 SQL 窗口函数) |
数据源支持 | Kafka、Socket、HDFS 等(部分需外部库) | 内置支持 Kafka、File、Socket、Rate Source、Delta 等,扩展性更强 |
偏移量管理 | 用户可手动提交 offset(例如 Kafka direct stream) | Spark 自动管理 offset,保存在 checkpoint(不能手动提交) |
语义保证 | 主要是 at-least-once(exactly-once 较复杂) | 开箱即用 exactly-once(结合 sink 语义,如 Kafka、文件、Hive) |
易用性 | API 较底层,需写很多业务逻辑 | 类 SQL API,支持 Spark SQL、DataFrame DSL,简单直观 |
状态管理 | updateStateByKey / mapWithState(API 原始,状态不易维护) | Structured Streaming 的 stateful operations(withWatermark + groupByKey + mapGroupsWithState),更灵活 |
生态方向 | 已经停止活跃开发,处于维护模式 | 未来主推(Spark 3.x 重点发展 Structured Streaming) |
🔎 总结
-
Spark Streaming(DStream):
-
早期产品,基于 RDD,偏底层,适合熟悉 Spark Core 的人。
-
延迟一般在秒级,缺乏对乱序事件、精确一次语义的天然支持。
-
-
Structured Streaming:
-
新一代 API,基于 DataFrame/Dataset,统一批处理与流处理。
-
支持 SQL,易于开发,功能更强(事件时间、水印、exactly-once)。
-
未来的发展方向,社区主要投入在这里。
-
👉 一句话总结:
Spark Streaming 更像是「批处理的循环调用」;Structured Streaming 更像是「持续运行的增量 SQL 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