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这个故事看起来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如果你看看我们周围,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发现许多类似马太效应的例子。比如,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因此也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机会,而缺少朋友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灰心;比如在投资方面也是如此,你若有比别人多10倍的钱,就有可能比别人多10倍成功的机会;比如一个学校中的某个学生一旦获奖,这个奖励就很容易成为他优秀的标志,随后的奖项便会向他倾斜,各种奖励接踵而至,光环叠加。而其他取得同样成绩的同学,往往由于缺乏“光辉历史”而与奖励擦肩而过,愈发显得黯淡无光;企业中的某位研发人员一旦设计出新产品,科研项目、科研基金、培训机会就会优先于他,从而获得进一步成功的资源条件。与他资质相当的同事,只能望洋兴叹;市场中的资本,规模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高,反之,规模越小,风险越大,收益越少;如此等等。总之,马太效应犹如一条自然定律,以强大力量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无法抗拒。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对人际交往而言:一个人缘好的人,他认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又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朋友,他的人也就变得越来越好。而一个态度消极和自闭的人,他只能不断地看到消极的事情,他的态度也就会愈发消极,就越不懂得与人交往,他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
对感情而言:你越拥有爱,就越懂得爱别人,就会有越多的爱,而感情贫瘠的人,很少得到别人的爱,就不太懂得如何爱,也就会越得不到。
对股市而言:在历次的牛市行情中,个股之间都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其中的强势个股始终恒强,尤其当强势股股价涨高后投资者越是不敢追涨,强势股越是能继续上涨;而弱势股却常常弱者恒弱,投资者越是认为弱势股调整到位或该涨了,弱势股却总是没有象样的表现。等到弱势股终于开始补涨,强势股也出现回调时,牛市往往已经告一段落了,最丰厚的主升浪行情已经结束了。很多对股市“马太效应”不了解的投资者,往往不能清楚地鉴别个股的优劣,他们常常会天真地幻想:今天这只股票涨了,明天一定会轮到另一只股票涨;或者看到龙头股上涨了,就简单地认为与它同一板块的所有个股也会跟风上涨,可实际上却总是事与愿违。在强势行情中,涨过的个股往往还能继续上涨,而不涨的股票则仍然徘徊不前;在同一板块中即使领头羊上涨了,也并不表示该板块的所有个股都能联动上涨。个股是否能联动上涨,取决于板块容量的大小、板块热点持续性的强弱、题材的想象空间、同一板块的个股联动性等因素。而且,即使投资者选中的跟风股联动上涨了,但由于领头羊具有先板块启动、后板块回落的特性,所以,跟风股的安全系数和收益都远远小于领头羊个股。因此,投资者与其追买跟风股,不如追涨领头羊,这就叫做:“擒贼先擒王”。强势行情中,主力为了营造局部热点,并且维护热点的凝聚力,常常会用重磅资金对热点进行反复“轰炸”,使个股之间的比价差距越拉越大,许多投资者贪图冷门股的便宜,于是纷纷在冷门股上抄底,结果,冷门股在大势走好时,不能跟随着上涨,在大势回调时,反而与大势一起下跌。民间有句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针对市场中的“马太效应”,投资者有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在强势市场中投资者要注意克服这种“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操作方法,尽早转变不合适宜的投资思路,及时参与到对市场主流品种的炒作中来,重点选择强势股、龙头股、热门股,坚决回避弱势股、冷门股、非主流个股。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从股市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顺势而为是取得投资成功的根本法则,投资者不仅要顺应市场整体的趋势,还要顺应个股的强弱趋势。只有顺应股市中的“马太效应”,踏准市场前进的节拍,才能取得理想的收益。
对品牌而言:一个品牌越是有名越是获得认可,其产品的销路就越好带来的利润就越大,其品牌拥有商用于在产品和服务上用于维护品牌的实力就越强,而杂牌的东西在成为品牌之前竞争力就非常的弱。
对生活而言:一般来说,生活越贫苦,用在充实自我和提高自我上的时间和投入就越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生存挣扎上,然后思想和技能就越差,就越不能从事高收入的工作,就越结识不了更多有帮助的人群,就越缺少提高生活水准的机会。当然了,一个人只要坚持学习、思考、实践,慢慢的就会走出这个马太效应怪圈。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马太效应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我觉得马太效应应给带给我们这样的启发:首先,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自然效应,是一种事实存在,我们是不能改变这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既然不能改变,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利用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家庭中带来好的影响,而不要觉得马太效应太不公平而怨天尤人!马太效应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太效应其实就是正向循环和负向循环的总称,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想针对具体的这件事情,怎样的方法才能带来正向循环,比如说人际关系方面,首先要给人留一个好的第一印象,然后真诚的待人,这样就会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走向一个正向循环;比如说学编程,首先要明白循序渐进的道理,打好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基础,这样一步步走下去就会进入一个学习编程的正向循环,成为高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一开始就好高骛远急于求成,那么一辈子也不会成为一个编程高手;比如说理财,首先要懂得资产和消费品的区别,进行消费时首先就要思考这一点,这个消费品给我带来的是正向的现金流呢还是负向的现金流,只要时时事事秉记这一点,每次进行这样的理性消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那么钱就会越理越多,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如果每次消费时什么都不想,每次因为商家的名目繁多的广告刺激而冲动买下一大堆不实用的消费品的话,那么钱是理不起来的。
祝愿大家都能好好的利用马太效应,让自己的一切走向正轨,进入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