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shark工具所需了解的网络通信原理

这里主要是为了Wireshark的基本操作,不会十分深入。

协议

由于现代网络由不同的平台上的异构系统组成,为了使之相互通信,使用了一套共同的网络,并称之为协议,常见的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协议栈是一组协同工作的网络协议的逻辑组合。

 这里想理解网络协议,可以抽象的想象成我们口头的或书面语言的使用规则。

网络协议可以十分复杂,也可以十分简单,这个分功能,但是通常解决如下问题:
1.发起连接

是由客户端发起的还是由服务器发起的?,真正通信前必须需要交换一些什么信息?

2.协商连接参数

通信需要进行协议加密吗?加密秘钥如何在通信双方之间进行传输?


3.数据格式

通信数据在数据包中如何排列?数据达到接收设备时以什么样的顺序进行处理

4.错误检测与校正

当数据包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该怎么处理?当客户端暂时无法与服务器建立通信时,该如何恢复链接?

 

 

七层OSI参考模型

 

网络协议基于OSI模型结构进程分层,分7个层次,如下图

 

 

祖传水印.......

 

PS:

OSI模型参考最初是1983年由国际化组织出版,ISO参考模型只是一个行业建议,协议开发不需要严格遵循,OSI参考模型不是现有唯一的网络模型,

 

OSI模型中的每层都具有特定功能

应用层

模型的最上层,为用户访问网络资源提供一种手段,这通常是唯一的一层由最终用户看到的协议,因为他提供的接口是最终用户所有的网络活动的基础。

表示层

此层接收的数据转为应用层可以读取的格式,在表示层完成的数据编码与解码取决去发送与接收数据的应用的协议,表示层同时进行保护数据的多种加密解密操作。

会话层

管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会话,负责在所有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回话连接,还负责以全双工或半全双工的方式关闭会话,在通信主机之间礼貌的关闭链接,不是粗暴的丢弃

传输层

为较低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通过流量控制、分段、重组、差错控制等机制。传输层确保网络数据端到端的无差错传输,因为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很繁琐,所有OSI参考模型将其作为完整一层,传输层同时提供了面向链接和无连接的网络协议,一些防火墙和代理服务器也是在这一层。

网络层

负责在物理网络中的路由转发,网络主机的逻辑寻址 ,处理数据包分片和错误检测,路由器工作也是在这层。

数据链路层

通过物理网络传输数据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寻址方案,用来确定物理设备。网桥和交换机是工作在本层的物理设备

 

物理层

OSI模型底层是传输网络数据的物理媒介,本层定义了所有的网络硬件设备的物理和电气特性,包括电压、集线器、网络适配器、中继器和线缆。物理层建立和终止链接,并提供一种共享同喜没资源的方法,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并反过来将结束的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

至此七层模型解释完了,但是有一种非官方的说法还有第八层?

具体看这个帖子: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220179/article/details/92570083

 

posted @ 2020-05-27 15:20  fianl507  阅读(50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