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基础知识)

一、调控一体化管理及模式

1、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调控中心+运维操作站。所辖变电站无人值班,调控中心24h值班,运维操作站少人值班。调度预令下到操作站,正式操作令下到变电站。

2、调控中心。对所辖变电站设备进行遥测、遥控、遥调、遥信、遥视等功能。设置原则:设于便利位置,设置4-5个大班,每值不少于5人,设置2-6个监控席位,可按电压等级或区域划分。

3、运维操作站。接受调控中心指令,负责管理区域内的变电站的业务操作。以某个变电站为点。设置原则:一般以10-20个变电站设一个为宜,设置在中心区域,到达最远变电站不宜超过1小时。

4、无人变电站。不设置固定运行值班岗位。

二、各级调控调控中心组织结构

1、国(分)调

2、省调:结构和国(分)调一致。

3、地调

4、县调

三、调控一体化前期准备

1、设备准备:

1)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故障报修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变电站信息采集监测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电网信息采集和监视(SCADA)、馈线自动化(FA)和电网分析应用功能。

2)调控中心主站监控系统:系统网络采用局域网交换技术,由后台局域网和前置局域网的二层机构组成,双网冗余配置。后台局域网采用千兆双以太网结构,位于安全1区,配置SCADA服务器、历史数据库服务器、监控工作站、维护工作站等。前置局域网采用百兆双以太网,接入前置采集服务器、终端服务器。(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组屏及与原则、SCADA功能、变电站信息在线处理功能、防误操作、无功电压控制、外部通信接口、系统性能指标。

3)无人值班变电站站端监控系统:网络配置、硬件配置、软件配置。

4)终端/子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电源配置要求、通信系统、馈线自动化。

5)智能技术支持系统:数据采集处理、事件告警及处理、控制功能、故障判断及处理、人机界面、分区分流管理、接线图管理、调度运行管理、资料管理、运行分析、电网分析应用、智能化功能。主要性能指标(容量、冗余、可用性、计算机资源利用率、网络负载、信息处理、实时性)。

6)无人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自动化改造。

7)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2、人员准备

1)调控人员选配

2)调控人员培训

3、物资准备

1)办公设备

2)办公场地。

四、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

1、人员管理:调控中心监控人员管理,运维站人员管理。

2、业务管理:集中监控业务,

posted on 2022-10-06 15:48  洞幺人生  阅读(44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