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面试
1 请介绍下 Android 的数据存储方式。
一.SharedPreferences 方式
二.文件存储方式
三.SQLite 数据库方式
四.内容提供器(Content provider)方式
五. 网络存储方式
2,请介绍下 ContentProvider 是如何实现数据共享的。
创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 Content provider 或者将你的数据添加到一个已经存在的 Content provider 中,前提是有相同数据类型并且有写入 Content provider 的权限。
3,如何启用 Service,如何停用 Service。 Android 中的 service 类似于 windows 中的 service,service 一般没有用户操作界面,它运行 于系统中不容易被用户发觉, 可以使用它开发如监控之类的程序。
一。第一步:继承 Service 类 public class SMS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
第二步:在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中的<application>节点里对服务进行配置: <service android:name=".DemoService" />
二。Context.startService()和 Context.bindService 服务不能自己运行,需要通过调用 Context.startService()或 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 务。这两个方法都可 以启动 Service,但是它们的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1.使用 start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之间没有关连,即使调用者退出了,服务 仍然运行。 使用 bind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绑定在了一起,调用者一旦退出,服务也就 终止。
2.采用 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 onCreate()方法, 接着调用 onStart()方法。 如果调用 start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创建, 多次调用 startService() 方法并 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但会导致多次调用 onStart()方法。 采用 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只能调用 Context.stopService()方法结束服务,服务结束 时会调用 onDestroy()方法。
3.采用 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 onCreate()方法, 接着调用 onBind()方法。这个时候调用者和服务绑定在一起,调用者退出了,系统就会先调 用服务的 onUnbind()方法, 。接着调用 onDestroy()方法。如果调用 bind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绑定,多次调用 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 导致多次创建服务及绑定(也就是说 onCreate()和 onBind()方法并不会被多次调用)。 如果调用 者希望与正在绑定的服务 解除绑定,可以调用 unbindService()方法,调用该方法也会导致系统调用服务的 onUnbind()-->onDestroy()方法。
Service 的生命周期 Android Service的生命周期并不像Activity那么复杂,它只继承了onCreate(),onStart(),onDestroy()三个方法,当我们第一次启动Service时,先后调用了onCreate(),onStart()这两个方法,当停止Service时,则执行onDestroy()方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Service已经启动了,当我们再次启动Service时,不会在执行onCreate()方法,而是直接执行onStart()方法,
.Activity如何启动一个service
这个问题开始真是小看了,个人觉得有两种:一种就是start一个service,另外一种就是bind一个service。
5,Android广播机制(两种注册方法)
在android下,要想接受广播信息,那么这个广播接收器就得我们自己来实现了,我们可以继承BroadcastReceiver,就可以有一个广播接受器了。有个接受
器还不够,我们还得重写BroadcastReceiver里面的onReceiver方法
BroadCastReceiverActivity.this.registerReceiver(smsBroadCastReceiver, intentFilter);
<!--广播注册-->
<receiver android:name=".SmsBroadCastReceiver">
<intent-filter android:priority="20">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provider.Telephony.SMS_RECEIVED"/>
</intent-filter>
</receiver>
1)第一种不是常驻型广播,也就是说广播跟随程序的生命周期。
2)第二种是常驻型,也就是说当应用程序关闭后,如果有信息广播来,程序也会被系统调用自动运行。
如何将打开res aw目录中的数据库文件?
解答:在Android中不能直接打开res aw目录中的数据库文件,而需要在程序第一次启动时将该文件复制到手机内存或SD卡的某个目录中,然后再打开该数据库文件。复制的基本方法是使用 getResources().openRawResource方法获得res aw目录中资源的 InputStream对象,然后将该InputStream对象中的数据写入其他的目录中相应文件中。在Android SDK中可以使用SQLiteDatabase.openOrCreateDatabase方法来打开任意目录中的SQLite数据库文件。
—系统上安装了多种浏览器,能否指定某浏览器访问指定页面?请说明原由:
答:通过直接发送Uri把参数带过去,或者通过manifest里的intentfilter里的data属性。代码如下: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android.intent.action.View”);
Uri uriBrowsers = Uri.parse(“http://www.sina.com.cn”);
Intent.setData(uriBrowsers);
—,.请解释下在单线程模型中Message、Handler、Message Queue、Looper之间的关系:
答:Handler获取当前线程中的looper对象,looper用来从存有Message的Message Queue里取出message,再由Handler进行message的分发和处理。
3.handler进制的原理:
答:android提供了handler和looper来满足线程间的通信。Handler先进先出原则。looper用来管理特定线程内对象之间的消息交换(message Exchange).
1)looper:一个线程可以产生一个looper对象,由它来管理此线程里的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
2)handler:你可以构造一个handler对象来与looper沟通,以便push新消息到messagequeue里;或者接收looper(从messagequeue里取出)所送来的消息。
—Android中常用的五种布局:
答:LinearLayout线性布局;AbsoluteLayout绝对布局;TableLayout表格布局;RelativeLayout相对布局;FrameLayout帧布局;
9.Android的五种数据存储方式:
说说mvc模式的原理,它在android中的运用:
答:android的官方建议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mvc模式。何谓mvc?
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缩写,mvc包含三个部分:
l模型(model)对象:是应用程序的主体部分,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应该写在该层。
2视图(view)对象:是应用程序中负责生成用户界面的部分。也是在整个mvc架构中用户唯一可以看到的一层,接收用户的输入,显示处理结果。
3控制器(control)对象:是根据用户的输入,控制用户界面数据显示及更新model对象状态的部分,控制器更重要的一种导航功能,想用用户出发的相关事件,交给m哦得了处理。
android鼓励弱耦合和组件的重用,在android中mvc的具体体现如下:
1)视图层(view):一般采用xml文件进行界面的描述,使用的时候可以非常方便的引入,当然,如何你对android了解的比较的多了话,就一定 可以想到在android中也可以使用javascript+html等的方式作为view层,当然这里需要进行java和javascript之间的通 信,幸运的是,android提供了它们之间非常方便的通信实现。
2)控制层(controller):android的控制层的重 任通常落在了众多的acitvity的肩上,这句话也就暗含了不要在acitivity中写代码,要通过activity交割model业务逻辑层处理,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android中的acitivity的响应时间是5s,如果耗时的操作放在这里,程序就很容易被回收掉。
3)模型层(model):对数据库的操作、对网络等的操作都应该在model里面处理,当然对业务计算等操作也是必须放在的该层的。
—,android view的刷新:
答:Android中对View的更新有很多种方式,使用时要区分不同的应用场合。我感觉最要紧的是分清:多线程和双缓冲的使用情况。
1).不使用多线程和双缓冲
这种情况最简单了,一般只是希望在View发生改变时对UI进行重绘。你只需在Activity中显式地调用View对象中的invalidate()方法即可。系统会自动调用 View的onDraw()方法。
2).使用多线程和不使用双缓冲
这种情况需要开启新的线程,新开的线程就不好访问View对象了。强行访问的话会 报:android.view.ViewRoot$CalledFromWrongThreadException:Only the originalthread that created a view hierarchy can touch its views.
这时候你需要创建一个继承了android.os.Handler的子类,并重写handleMessage(Messagemsg)方法。 android.os.Handler是能发送和处理消息的,你需要在Activity中发出更新UI的消息,然后再你的Handler(可以使用匿名内 部类)中处理消息(因为匿名内部类可以访问父类变量,你可以直接调用View对象中的invalidate()方法 )。也就是说:在新线程创建并发送一个Message,然后再主线程中捕获、处理该消息。
3).使用多线程和双缓冲
Android中SurfaceView是View的子类,她同时也实现了双缓冲。你可以定义一个她的子类并实现 SurfaceHolder.Callback接口。由于实现SurfaceHolder.Callback接口,新线程就不需要 android.os.Handler帮忙了。SurfaceHolder中lockCanvas()方法可以锁定画布,绘制玩新的图像后调用 unlockCanvasAndPost(canvas)解锁(显示),还是比较方便得。
1.android dvm 的进程和Linux的进程,应用程序的进程是否为同一个概念:
答:dvm是dalivk虚拟机。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在自己的进程中运行,都拥有一个dalivk虚拟机实例。而每一个dvm都是在linux的一个进程。所以说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概念。
1.View如何刷新?
View 可以调用invalidate()和postInvalidate()这两个方法刷新
2.android的动画有哪几种?他们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答:两种,一种是tween动画,一种是frame动画。tween动画,这种实现方式可以使视图组件移动,放大或缩小以及产生透明度的变化。frame动画,传统的动画方法,通过顺序的播放排列好的图片来实现,类似电影。
android的单元测试(android.test.InstrumentationTestRunner)
指令集instrumentation要在mainfest的节点下,
user-libray在application的节点下
listview你是怎么优化的
listview现在最常用也拥有很好的性能的优化方式是在Adapter中使用静态的ViewHolder, 在Adapter的代码中,在getView方法里首先判断convertView是否为空,若为空则加载相应布局,若不为空则直接使用该布局,这能够很有效的使用Android为listview提供的缓存机制
你后台的Activity被系统回收怎么办:onSaveInstanceState
GC内存泄露
出现情况:
1.数据库的cursor没有关闭
2.构造adapter时,没有使用缓存contentview
衍生listview的优化问题-----减少创建view的对象,充分使用contentview,可以使用一静态类来优化处理getview的过程/
3.Bitmap对象不使用时采用recycle()释放内存
4.activity中的对象的生命周期大于activity
一条最长的短信息约占多少byte?
中文70(包括标点),英文160个字节
6、 android中的动画有哪几类,它们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两种,一种是Tween动画、还有一种是Frame动画。Tween动画,这种实现方式可以使视图组件移动、放大、缩小以及产生透明度的变化;另一种Frame动画,传统的动画方法,通过顺序的播放排列好的图片来实现,类似电影。
Android dvm的进程和Linux的进程, 应用程序的进程是否为同一个概念
DVM指Dalvik的虚拟机。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进程中运行,都拥有一个独立的Dalvik虚拟机实例。而每一个DVM都是在Linux 中的一个进程,所以说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概念。
Java基础问题,说说HashSet和HashTable的区别?
HashSet相对于HashMap就是不能存放重复的数据,对于HashTable来说,存放的数据不能出现key或value为null这样的情况。
.9.png 和 png 的区别
这样就出现了可以任意调整大小的一种图片格式“.9.png”。这种图片是用于Android开发的一种特殊的图片格式,它的好处在于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把一张图片中哪些区域可以拉伸,哪些区域不可以拉伸设定好,同时可以把显示内容区域的位置标示清楚。
android 有哪些安全机制
:1.Android基于Linux,Linux的安全机制适用于Android,通过用户id,组id等实 现;2.Android的权限机制:在manifest.xml中会配置相应的权限 3.Android的独立进程机制:每个应用都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互相不干扰,当然他们共享资源和内存等;还有注意shareId如果相同会运行在一个 进程中 4.签名机制:Android打包的时候有自己独立的keystore文件,所以这个文件是唯一的,保证应用的安全性
- 对象: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有状态和行为。
- 类:它描述一类对象的行为和状态。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也就是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并且类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和方法只让可信的类或者对象操作,对不可信的进行信息隐藏。
.继承: 继承是一种联结类的层次模型,并且允许和鼓励类的重用,它提供了一种明确表述共性的方法。对象的一个新类可以从现有的类中派生
多态性是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响应
重写(覆盖)的规则:
1、重写方法的参数列表必须完全与被重写的方法的相同,否则不能称其为重写而是重载.
2、重写方法的访问修饰符一定要大于被重写方法的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
3、重写的方法的返回值必须和被重写的方法的返回一致;
4、重写的方法所抛出的异常必须和被重写方法的所抛出的异常一致,或者是其子类;
5、被重写的方法不能为private,否则在其子类中只是新定义了一个方法,并没有对其进行重写。
6、静态方法不能被重写为非静态的方法(会编译出错)。
重载的规则:
1、在使用重载时只能通过相同的方法名、不同的参数形式实现。不同的参数类型可以是不同的参数类型,不同的参数个数,不同的参数顺序(参数类型必须不一样);
2、不能通过访问权限、返回类型、抛出的异常进行重载;
3、方法的异常类型和数目不会对重载造成影响;
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属性:抽象类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不行;
方法:抽象类有非抽象的方法和构造方法,并且修饰符可以是私有的,接口只能是抽象的方法,并且修饰符是public,
最后说一句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但能实现多个接口。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