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一次作业
软件工程课程作业1:团队主页搭建与个人技术规划
|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2501SoftwareEngineering/join?id=CfDJ8G33EJ5dWE5OhU_7yPrjq19uwevE98yOuuaLDOw1Ok4cygNQFK8RPfOljzqo9I_QO9L-lBgjrFsOh8jZbB1GBtpl2iBv6px2uSUbRxnG3r8bErxQZtbmCzcfMg2PMtUrRpYhIFFLthlgX4ktfvGSbrk |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2501SoftwareEngineering/homework/13546 |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1. 完成 GitHub 团队公共仓库创建与成员信息协作提交;2. 使用 AIGC 工具设计符合团队定位的 Logo;3. 梳理个人技术能力、代码量与未来规划;4. 用 Markdown 规范撰写博客并附加必要截图 |
| 学号 | 102301241 |
软件工程课程作业 1:团队主页搭建与个人技术规划
一、作业完成总览
本次作业围绕 “团队协作 + 个人技术成长” 双核心展开,已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
注册并完善 GitHub、博客园账号,成功加入博客园班级;
-
搭建 GitHub 团队公共仓库,完成团队介绍、个人信息贡献;
-
使用 AIGC 工具生成团队 Logo 并说明设计理念;
-
梳理个人技能树、代码量目标,生成并分析软件工程学习指南;
-
采用 Markdown 格式撰写博客,准备好所有必要截图。
二、GitHub 团队主页搭建详情
1. 团队主页基础信息
-
团队名称:写的都队
-
GitHub 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zhangcaihan/ruanjiangongcheng
个人介绍
- 成就与技能:
后端方面,学过 Spring Boot、SSM 框架和 MySQL、Redis 的使用,能编写基础接口和数据处理逻辑。我用 Spring Boot 做过简单的用户信息管理功能,实现了数据的增删改查和存储,虽然功能简单,但熟悉完整的开发流程。前端方面,掌握 HTML、CSS、JavaScript 的基础用法,会用 Vue 做简单页面。之前尝试过开发数据展示页面,能实现数据和页面的简单交互。工具方面,学过 Linux 的基本操作、Git 的版本控制和 Swagger 接口文档生成,能看懂简单的部署流程,也能配合团队做代码管理。
- 技术兴趣方向:
-
后端开发:深入学习SpringCloud框架.
-
项目部署:探索如何将Springboot项目部署到云服务器(如阿里云、腾讯云)。
- 欠缺能力:
-
实战经验:未参与过完整团队项目,不熟悉需求分析、接口设计流程;
-
数据库操作:仅掌握 MySQL 基础查询,不熟悉复杂 SQL 语句与 ORM 框架;
-
代码规范:编写代码时缺乏统一风格,未使用过 PEP8 等规范检查工具。
- 未来规划:选择 “就业” 方向,理由是希望通过企业实战积累开发经验,具体目标:
- 大三:拿到互联网企业后端开发岗正式 Offer,具备独立负责小型模块开发的能力。
个人资料截图

三、代码量统计
代码量统计
-
当前代码量:约 1000 行
-
本学期课程目标代码量:累计达到 3500 行,其中包含 1 个完整后端项目(代码量 2000 + 行),平均每周新增代码 250 行以上,确保每行代码都理解逻辑而非复制粘贴。
四、课程期待与学习指南分析
1. 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期待
-
掌握项目全流程:学习 “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开发编码→测试部署→复盘优化” 的完整流程,理解每个环节的核心任务与工具;
-
积累实战经验:通过团队项目实战(如开发校园类应用),提升 “需求沟通”“代码协作”“问题排查” 能力;
-
了解行业标准:学习软件工程领域的规范(如代码规范、文档规范)与主流方法论(如敏捷开发、瀑布模型),对接企业实际开发要求;
-
明确职业方向:希望老师分享后端开发、测试开发等岗位的职业路径,帮助确定未来技术深耕方向。
2. 软件工程学习指南
生成工具
ChatGPT
生成的《软件工程学习指南》
软件工程课程学习指南(学生版)
一、学习阶段划分(16 周规划)
阶段 1:基础认知期(第 1-3 周)
核心任务:
掌握基础概念:理解 “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软件测试” 等核心术语,推荐阅读《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版)第 1-4 章;
工具入门:熟练使用 Git(提交、分支、合并)、Markdown(编写文档),完成 1 次个人代码仓库创建练习;
案例学习:分析经典项目(如 “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文档与架构设计,总结核心模块划分逻辑。
阶段 2:技能积累期(第 4-10 周)
需求与设计:
学习用例图、类图绘制(使用 StarUML 或 DrawIO),完成 1 个小型项目(如 “校园外卖下单系统”)的需求文档;
掌握原型设计工具(Axure),制作项目核心页面原型(登录、首页、下单页);
开发实战:
以小组为单位启动课程项目,每周召开 1 次 “站会”(同步进度、解决问题);
学习代码规范(如 Python PEP8、前端 ESLint),使用工具检查代码风格;
测试入门:
了解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基本方法,为项目核心功能(如 “用户登录”“数据查询”)编写 5-10 条测试用例。
阶段 3:综合提升期(第 11-16 周)
项目优化:
修复测试中发现的 Bug,优化代码性能(如减少重复代码、优化数据库查询);
完成项目部署(如使用 Python Anywhere 或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实现在线访问;
复盘总结:
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包含 “需求完成度”“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团队协作问题反思”;
整理个人代码库,为核心功能(如 “后端接口”“前端组件”)添加详细注释,便于后续复习。
二、学习建议
拒绝 “只学不练”:每周至少完成 1 个小功能开发(如 “用户注册接口”“数据导出功能”),通过代码实践巩固理论;
善用资源:
官方文档优先:遇到框架问题(如 Django),先查阅官方文档(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
社区辅助:在 Stack Overflow(https://stackoverflow.com/)、掘金(https://juejin.cn/)查找解决方案;
主动协作:主动承担团队中 “文档编写”“测试” 等非编码任务,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
定期复盘:每两周回顾学习内容,用思维导图梳理 “知识点关联”(如 “需求分析→用例图→开发功能”)。
如果需要调整内容细节(比如补充某阶段的具体学习资源、修改项目案例),或者想将其他 Markdown 内容转换为纯文本,都可以告诉我,我会帮你进一步优化。
指南合理性与帮助分析
1. 合理性分析
-
符合认知规律:从 “基础概念” 到 “实战优化” 的阶段划分,避免新手直接进入复杂项目导致的挫败感,逐步建立 “软件工程 = 理论 + 工具 + 实战” 的认知;
-
内容贴合课程目标:包含 “Git 使用”“需求文档编写”“项目部署” 等作业要求的核心能力,同时覆盖 “代码规范”“团队协作” 等企业关注的技能,兼顾课程任务与职业发展;
-
建议可落地:“每周小功能开发”“优先查官方文档” 等建议具体可行,无空泛理论,适合学生按步骤执行。
2. 对我的帮助
-
明确学习节奏:可按 “基础认知→技能积累→综合提升” 三阶段规划时间,避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的混乱状态;
-
补充薄弱环节:指南中 “测试用例编写”“项目部署”“代码规范” 正是我目前欠缺的能力,可重点投入时间学习;
-
提供资源方向:之前遇到问题习惯直接搜 “博客教程”,现在了解到 “官方文档优先” 的原则,能更高效解决技术问题;
-
优化学习方法:“定期复盘”“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 的建议,可帮助我建立知识体系,避免 “学了就忘”。
五、作业相关截图
1. 博客园 Markdown 编辑器后台截图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