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数环

描述

有一个整数n,把从1到n的数字无重复的排列成环,且使每相邻两个数(包括首尾)的和都为素数,称为素数环。

为了简便起见,我们规定每个素数环都从1开始。例如,下图就是6的一个素数环。

 
输入
有多组测试数据,每组输入一个n(0<n<20),n=0表示输入结束。
输出
每组第一行输出对应的Case序号,从1开始。
如果存在满足题意叙述的素数环,从小到大输出。
否则输出No Answer。
样例输入
6
8
3
0
样例输出
Case 1:
1 4 3 2 5 6
1 6 5 2 3 4
Case 2:
1 2 3 8 5 6 7 4
1 2 5 8 3 4 7 6
1 4 7 6 5 8 3 2
1 6 7 4 3 8 5 2
Case 3:
No Answer

思路:

素数环(还有后面 部分和问题)都是用来回溯算法的思想,而且回溯算法使用 dfs 实现的, 而dfs是用递归 写得(还有剪枝)。 
在我看来,在递归中递归的退出条件就是剪枝操作 
**

递归理解

**

漫谈递归大神之笔

对于递归,最好的理解方式便是从函数的功能意义的层面来理解。了解一个问题如何被分解为它的子问题,这样对于递归函数代码也就理解了。这里有一个误区(我也曾深陷其中),就是通过分析堆栈,分析一个一个函数的调用过程、输出结果来分析递归的算法。这是十分要不得的,这样只会把自己弄晕,其实递归本质上也是函数的调用,调用的函数是自己或者不是自己其实没什么区别。在函数调用时总会把一些临时信息保存到堆栈,堆栈只是为了函数能正确的返回,仅此而已。我们只要知道递归会导致大量的函数调用,大量的堆栈操作就可以了。

递归的框架 
对于递归,用函数的功能来理解递归,这样才能够保证不出错。

DFS( , )//名称是DFS(),但并不仅仅适用于子问题
{
    //最开始的是递归在简单情境下的退出,这一部分必须有,是递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理解为剪枝
    if(..)
        return;
    if(...)
    {
        ...
        ...
        return;
    }

    //下一部分就是不满足简单情形的情况
    //说明此时还不是简单情形,那么就要继续将改问题减少成更小的子问题
    .....
    DFS()//化成更小的子问题
    .....
}

int main()
{
   DFS(... , ...);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n,a[21]={1};
bool in[21];
bool is_prime(int x)
{
    for(int i=2;i*i<=x;i++)
        if(x%i==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void dfs(int cur)
{
    if(cur == n-1)
    {
        if(is_prime(a[cur]+1))
        {
            printf("1");
            for(int i=1;i<n;i++)
                printf(" %d",a[i]);
            printf("\n");
        }
        return ;
    }
    for(int i=2;i<=n;i++)
    {
        if(!in[i] && is_prime(i+a[cur]))
        {
            in[i]=1;
            a[cur+1]=i;
            dfs(cur+1);
            in[i]=0;
        }
    }
}
int main()
{
    int ncase=0;
    while(scanf("%d",&n),n)
    {
        printf("Case %d:\n",++ncase);
        memset(in,0,sizeof(in));

        if(n%2==0 || n==1)
            dfs(0);
        else
            printf("No Answer\n");
    }
    return 0;
}        

  

 

posted @ 2018-07-16 09:34  道微真理  阅读(35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