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语法
1、注释
注释有两种:单行注释与多行注释
单行注释只需要在当行代码前面加上#即可 #这里是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 “”““”” ‘’‘’‘’ 三对双引号或者是三对单引号都可以,不过我们基本上用的是三个双引号
2、变量
量:事物的状态
变:事物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简单来说,变量就是一种存取内存的机制, 由此延展,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变量呢。为了控制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记住事物的状态,并且这个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原则上,是先定义,后引用。
定义:变量名=变量值
变量名:指定变量值的地址,用来访问值的。
赋值符号:用来把值的内存地址绑定给变量名
变量值:记录事物状态,也就是我们保存在内存里的数据
变量名详解:
2.1 左值与右值
x = 18 变量名出现在等号左边,称之为左值,此时的变量名是一种存值行为
x 只要不在等号左边,即使没有等号,我们将其称之为右值,此时的变量名是一种取值行为
2.2 变量名的命名规范
(1)大前提:见名知意
(2)规范
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不能是数字开头。不能使用Python自带的关键字
(3)命名风格
2.2.1.驼峰体 ClassMate
2.2.2.纯小写+下划线 class_mate
3.常量
Python中有定义几个不会更改数值的量,比如说我们数学中用到的π,Python中就以Pi=3.14来帮我们定义好,除此之外。我们也有自己定义的常量,比如说AGE,纯大写定义的变量,我们一般是不更改的。
4.基本数据类型
4.1 int类型
作用范围:年龄、等级、各种号码
4.2 float浮点型
作用范围:薪资、身高、体重等
4.3 str字符串
作用范围:名字、字符相关的描述性内容
4.4 list列表
作用范围:按照位置存放多个值,可以用索引指定位置的值
4.5 dict字典
作用范围:按照key:value的形式存放多个值,其中value可以是任意类型,key通常为str类型
4.6 bool布尔值
显示的布尔值:True和False
隐藏的布尔值:(0,None,空)表示False,其余表示True
5、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加号 + 减号 - 乘号 * 幂运算 ** 除 / 整除 // 取余 %.
比较运算符
大于 > 小于 < 等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不等于 !=
比较预算符中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种:is is比较的不是值,而是比较两个数之间的id值,id值相同则表现为True
赋值运算符
一个等号是赋值,两个等号是等于,这里需要注意一些。
Python中有几个比较方便的赋值方法。
链式赋值 x,y,z=10---> x=10 y=10 z=10
交叉赋值 m,n = n,m 交叉赋值的原理是 temp = m m = n n = temp
解压赋值 n,m,*_ = sum[1,2,3,4,5] ---> n = 1 m = 2 _ = [3,4,5] _并没有获取三个值的能力,它只是一个我们设置的变量名,能让它拿到三个数据的方法是*
逻辑运算符
and or not
and 连接左右两边的条件,两边都为真才为真
or 连接左右两边的条件,一边为真即为真
not 把紧跟其后的条件取反 ---> not True ---> False
在运算过程中,三者的优先级顺序为 not>and>or
6、与用户交互:输入输出
小白在学习的时候接触的是最为常规的几种(俺也一样)。
input作为我们前期常用与计算机交互的方法,它能接受用户在键盘上输入的任何东西,然后显示为字符串类型。
print就更为常用了,我们想要看一个变量或者说想要得到一个数据的类型、地址,用print就可以输出到下面的交互界面中。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