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白话skynet第二篇:skynet的通信调试pack和sprotol

2019-04-12 01:04  撞破南墙  阅读(206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今天来说说Skynet客户端和服务端网络通信的基础部分。

Skynet当前版本。lua是skynet自带的5.3版本。

根据示例,我们可以知道。通信的步骤如下。

  1. 客户端按大小端打包成二进制。

  2. socket发送。

  3. 服务端接收。

  4. 服务端解包。
    逐个说说这其中的操作方法。

    1.第一步
    local result = string.pack(">s2","string2pack")
    pack > 表示按大端顺序。s2 表示按照2个字节打包。我们知道string由char组成。1个char 是 0-255 之间的数,2^8 ,1char=8byte. 1byte=1位0/1.
    需要注意的是,他除了被打包的部分之外,还会在前面加2个字节,表示长度。
    如果要打包一个数字则需要转换。由2种办法
    string.pack("I2",number),会在前面二进制加2位表示长度的东西。
    2.第二步
    socket.send
    3.服务端接收
    gateserver已经有接收的代码了。
    注意的是,socket会自动按pack的数据分段接收。也就是会根据pack的前面2位得到size。根据size去接收后面的数据。然后向上传递一份message。
    接收到的message已经是去掉了前面2位的数据。
    4.客户端接收
    客户端接收到的数据目前我是用skynet提供的“client.socket”.没有netpack可用。
    接收到的数据需要自行去除前面的2个字节的数据(string.pack产生的)。

这样算是完成了基础版本的通信。以上的实验可以通过在服务端和客户端最终发出和最初的接收的地方加校验码做测试。【参考这2个链接打印二进制】

但是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找一套协议,比如sprotol。本来说sprotol就够了。但是一般来说,各种通信协议,都是分为控制校验和数据层两块。
比如示例中就加多了一个数据大小和session的设计。sprotol不用说简单易用,区分好客户端和服务端加载的顺序即可。
至于控制层依据个人习惯,一般来说,开头的地方拼接二进制就行。session还是有点用的,如果同一个客户端对同一个session多次发送
,可以在session级别做缓冲,减轻服务器压力,具体代码可以参见示例。也可以加标志位,作为是否加密等等。校验码,用来在gate层过滤垃圾消息。
但是其实这些都可以做到sprotol中去,作为一个公共的字段,但是没见sprotol支持这种写法。可以上述方法或者直接在sprotol中加字段实现。
但是在sprotol中加字段,将暴露给上层应用,不太符合网络协议设计的分层控制的思想,总之需要对sprotol做一些改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