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管理用例方法三

最后读完这本书会发现。识别用例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用例的定义:那就是用例是一组用例实例

然后是用例实例定义:系统执行的一系列动作,用以产生参与者可观测到的结果值

再有就是用例的要点:

一时位于系统也就是必须由系统运行,二时目标导向也就是用例运行必须有所目的,三是止于边界我们可以观测到结果,并且是在边界和外部有所交互的四是用户观点五是粒度就是一组有共同目标或者可以类聚的目标的实例们组成

识别用例是从业务建模开始的,也就是说我们描述用例是从用户的角度即用户观点出发的识别行为,描述用例是用纯粹的业务语言,而不是技术语言.比如描述为清缴税款,而不是J2ee架构.因此,用户的命名也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描述用户要做的一件通过系统完成有目的,有结果的行为.

再者来说用例的粒度不可以过细,过细的分解会导致用例描述的错误:

把交互的步骤成为一个用例,而不是把一类一系列步骤作为一个用例.例如,用户登陆是一个用例,错误的做法是把请求输入用户名也作为一个用例.。把必要的处理过程中的一些系统内部活动称作用例:验证用户,连接数据库,发送SQL请求等称作一个用例,其实都是用户登陆这一个交互的步骤而已.

把识别用例的工作当成是关系数据库分析的工作:,即CRUD例如管理用户是一个用例,但是可能变成了增加用户,查询用户,修改用户,删除用户的"系统就是数据的增删改查"的认识论错误.

识别用例的一个关键性原则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用户的目的,而不是站在系统的角度,更不是站在数据的角度.这一点尤为重要!!!

通过建立的系统事件可以很顺利的画出用例图,但是应该记住"用例的本质是文字",所以我们最终要将用例图转化成用例文档.

我们不光要分析用例还要测试这种用例是否符合流程以及用户的习惯。

一切的用例分析都是着手于用户的角度,以用户为出发点。

这些就是这本书我所理解的教会我的东西,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posted on 2017-11-16 20:58  小宁宁宁宁宁啊  阅读(11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