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阅读笔记
摘要:康德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这点很重要。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你每天早上出门前,一定不知道今天会看到什么事情或有什么经验。但你可以知道你所看到、经验
        阅读全文
            
摘要:身为一个经验主义者,休姆期许自己要整理前人所提出的一些混淆不清的思想与观念,包括中世纪到十七世纪这段期间,理性主义哲学家留传下来的许多言论和著作。休姆建议,人应回到对世界有自发性感觉的状态。他说,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带我们体验日常生活,而事实上哲学家们提示的那些行为准则都是我们对日常生活加以省思后,
        阅读全文
            
摘要:在谈到如何获取确实的知识时,当时许多人持一种全然怀疑的论调,认为人应该接受自己一无所知事实。但笛卡尔却不愿如此。他如果接受这个事实,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了。他的态度就像当年苏格拉底不肯接受诡辩学派的怀疑论调一样。在笛卡尔那个时代,新的自然科学已经开始发展出一种方法,以便精确地描述自然界的现象。
        阅读全文
            
摘要:亚理斯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接着,他强调,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 亚理斯多德提倡所谓的“黄金中庸”。也就是说: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不够勇敢就是懦弱,太过勇敢就变成鲁莽);既
        阅读全文
            
摘要: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与感官的世界不可分割,并且其命运与世界上其他每一件事物(如肥皂泡)都相同。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体为基础,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性的世界。 柏拉图同
        阅读全文
            
摘要:“迷信”,多么奇怪的一个名词。如果你信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这就叫“信仰”,但如果你相信占星术或十三号星期五不吉利,就是迷信。谁有权利说别人相信的东西就是“迷信”呢?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产婆。苏格拉底也常说他的谈话艺术就像为人接生一样。产婆本身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她只是帮忙接生而已。同样的,苏格拉底认为
        阅读全文
            
摘要: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似乎失去了对这世界的好奇心。也正因此,我们丧失了某种极为重要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哲学家们想要使人们恢复的能力)。因为,在我们内心的某处,有某个声音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很庞大的、神秘的存在。 尽管我们都想过哲学性的问题,却并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由于种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忙于日
        阅读全文
            
摘要:暮年的岁月不是奔涌向前的激流,而是一个无底的地下水池,记忆从这里慢慢流走。 那是对人生,爱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这些想法曾无数次像夜间的鸟儿一般扑扇着翅膀掠过她的头顶,可每当她想抓住它们时,它们就惊飞四散,只剩下散落的片片羽毛。而如今,它们就在这里,清晰明了,正如她自己原本想表达的那样。 这是半个世
        阅读全文
            
摘要:她不会流一滴眼泪,不会浪费自己的余生,在慢火煮炖的回忆的蛆肉汤中煎熬,不会把自己活活埋葬在四面墙壁之间,成日为自己缝制寿衣,尽管这是当地人乐见寡妇做的事情。 活到这把年纪,人还在的时候就已经腐烂一半了。 慢慢地,他将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情感全都归属于她。 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阅读全文
            
摘要:不可避免,苦杏仁的香味总是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 一切都显得凄凉无助,可那一间间肮脏的小酒馆里却传来震耳欲聋的鼓乐声,那是穷人的狂欢,既无涉上帝,也无涉圣神降临节的诫命。 他们经常谈起它,一同承受着时间流逝的痛苦,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阻止这不可逆转的岁月洪流。 新的清晨,意味着他又赢得了一天
        阅读全文
            
摘要: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章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通常,群体犯罪的动机是暗示,参与人认为自己是在履行责任,和平常的犯罪大不相同。犯罪者服从于别人的怂恿,而这种力量在群体中格外强大,犯罪者受到了群体的赞同,在法律上可以视为犯罪,但在心理上却不是。在这里作者举了法国九月惨案的例子。 他们深信自
        阅读全文
            
摘要: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群体领袖 领袖对于群体十分重要,他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他常常是个实干家而非思想家,信念极其坚定并且有自我牺牲的倾向。领袖具有非常专制的权威,这种专制性是他得到服从的条件。 领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充满活力但只具有一时的坚强意志的人
        阅读全文
            
摘要: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决定着群体意见与信念的因素分为两类: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 直接因素:使观念采取一定形式并且使它能够产生一定结果的因素。 间接因素:能够使群体接受某些信念并使其难以接受别的信念的因素。 第一章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种族 种族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群体气质的特征,不
        阅读全文
            
摘要:序言 作者在序言里主要论述了时代演变的内在原因,表明对群体进行研究的重要性,阐述了研究群体行为特征时的研究方法,并概述了群体的发展过程。 造成文明变革的唯一重要变化,是影响到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变化。目前的时代便是人类思想正经历转型过程的关键时期之一。构成这一转型基础的两个基本因素为宗教、政治和社会信
        阅读全文
            
摘要:选择图书 《乌合之众》 读书计划 一个月内读完 开始日期:2016.1.31 结束日期:2015.2.29 承诺 张雪纯郑重承诺: 1、在一个月内(开始时间:2016年1月31日 结束时间:2015年2月29日)读完《乌合之众》一书,如若不能按时完成计划,将在RocEDU.阅读.写作微信群里发红包1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