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抽象是程序设计的重要手段,缺少抽象的程序往往无力应对修改,而接口和抽象类是两个重要的手段。接口是对行为的抽象,接口往往颗粒度很小,所以多个接口可以组成1个接口。 2. 抽象类是对个体的抽象,与继承他的子类间具有很强的“is-a”关系。子类间的相似度也很高,这点 跟接口的实现类很不同。 阅读全文
随笔分类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五:迪米特法则
2015-04-12 21:22 by 放作夥, 168 阅读, 收藏,
摘要: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无论是面向过程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 阅读全文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三:依赖倒置原则
2015-04-12 20:12 by 放作夥, 237 阅读, 收藏,
摘要:
定义: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问题由来:类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类A,会给程序带来... 阅读全文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四:接口隔离原则
2015-04-11 17:22 by 放作夥, 180 阅读, 收藏,
摘要:
定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问题由来: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解决方案:将臃肿的接口I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A和类C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 阅读全文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二:里氏替换原则
2015-04-11 16:54 by 放作夥, 222 阅读, 收藏,
摘要:
定义1: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o2,使得以 T1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都代换成 o2 时,程序 P 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类型 T2 是类型 T1 的子类型。定义2: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问题由来:有一功能P1,由... 阅读全文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一:单一职责原则
2015-04-11 16:39 by 放作夥, 163 阅读, 收藏,
摘要: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问题由来:类T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P1,职责P2。当由于职责P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T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P2功能发生故障。解决方案: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分别建立两个类T... 阅读全文
《设计模式解析》读书笔记-第二章
2015-04-01 23:41 by 放作夥, 177 阅读, 收藏,
摘要:
表示关系的UML记号有4种转移责任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原则之一。这与过程式程序设计完全不同,在后者情况下,你必须控制下一步,因此可能调用另一个对象的方法 。 阅读全文
《设计模式解析》读书笔记-第一章
2015-03-27 23:00 by 放作夥, 182 阅读, 收藏,
摘要:
传统的软件分析方法:功能分解。分析人员将问题分解成了多个功能 ” 功能分解 “ 这种方法就称为步骤(这些步骤就构成了这个问题)。功能分解方法的缺点:1.它通常会导致让一个主程序负责控制子程序,这是将功能分解为多个子功能的自然结果。但是,主程序所承受的任务太多了:要确保一切正确工作,还要协调各函数并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