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X主板

在2002年春季IDF上,Intel正式提出BTX标准,包括主板规格,也涵盖机箱、散热器及电源等组件,以面对当年处理器频率不断提升而带来的散热问题,寻求更佳的系统散热设计,提供系统高性能的同时保证各部件的散热良好。2004年,在NetBurst架构Pentium 4处理器尤其是Prescott的散热问题日渐严重的时候,Intel正式推出BTX标准主板。

BTX主板是英特尔提出的新型主板架构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简称,是ATX结构的替代者,这类似于前几年ATX取代AT和Baby AT一样。革命性的改变是新的BTX规格能够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做到最小的体积。新架构对接口、总线、设备将有新的要求。重要的是目前所有的杂乱无章,接线凌乱,充满噪音的PC机将很快过时。当然,新架构仍然提供某种程度的向后兼容,以便实现技术革命的顺利过渡。

BTX具有如下特点:

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设计,系统结构将更加紧凑;

针对散热和气流的运动,对主板的线路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

主板的安装将更加简便,机械性能也将经过最优化设计。

而且,BTX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目前已经有数种BTX的派生版本推出,根据板型宽度的不同分为标准BTX (325.12mm), microBTX (264.16mm)及Low-profile的picoBTX (203.20mm),以及未来针对服务器的Extended BTX。而且,目前流行的新总线和接口,如PCI Express和串行ATA等,也将在BTX架构主板中得到很好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BTX主板将通过预装的SRM(支持及保持模块)优化散热系统,特别是对CPU而言。另外,散热系统在BTX的术语中也被称为热模块。一般来说,该模块包括散热器和气流通道。目前已经开发的热模块有两种类型,即full-size及low-profile。

得益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将来的BTX主板还将完全取消传统的串口、并口、PS/2等接口。

 

http://baike.baidu.com/view/1275630.htm

posted @ 2010-10-09 10:43  emanlee  阅读(66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