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学习(四)

前端学习(四)


溢出属性


在CSS中,如果设置了一个盒子的宽度与高度,则盒子中的内容就可能超过盒子本身的宽度或高度

那么他的内容就叫做溢出属性

overflow: hidden;  			直接隐藏文本内容
overflow: auto\scroll;  提供滚动条查看

解决方式:
设计好标签块儿的溢出隐藏,然后将内容默认宽度改为百分百
	div {
            overflow: hidden;
        }
	div img {
            width: 100%;
        }

定位属性


定位的状态

1.静态定位			static
		默认值,没有定位
    
2.相对定位		relative
   	1.参照物 参照物是自己原来的位置
	 	2.文档流 没有脱离文档流
   	3.层级属性 z-index 值越大,元素在最上层,值越小,最下层
    
3.绝对定位		absolute
		1.参照物 参照物是整个浏览器
		2.文档流 脱离文档流,飘了
		3.层级属性 z-index 值越大,元素在最上层,值越小,最下层
    
4.固定定位		fixed		
    1.参照物 参照物是浏览器
    2.文档流 没有文档流
    3.层级属性 z-index 值越大,元素在最上层,值越小,最下层

定位操作

position  # 关键词
left\right\top\bottom  # 方向参数

z-index属性


上面不同的定位属性都有一个相同的z-index层级属性

前端界面其实是一个三维坐标系,z轴指向用户;动态的定位属性弹出的分层界面,我们也称之为模拟态

    <style>
        .modal {  /* 底层页面 */
            position: fixed;  /* 固定定位 */
            left: 0;
            top: 0;
            right: 0;
            bottom: 0;
            background-color: rgba(128,128,128,0.5);
            z-index: 10;  /* 10层级 */
        }
        .cover {  /* 高层页面 */
            height: 200px;
            width: 400px;
            background-color: white;
            z-index: 11;  /* 11层级 */
            position: fixed;  /* 固定定位 */
            left: 50%;
            top: 50%;
            margin-left: -200px;
            margin-top: -100px;
        }
    </style>

JavaScript简介


JavaScript诞生于1995年,起初命名为LiveScript,为了蹭热度,才将LiveScript更名为JavaScript;本身和java没有什么关系。

image-20201012142902870


JavaScript是一门前端的编程语言,属于解释型语言

由于开发时间比较短,而且借鉴了很多语法功能,本身使用存在很多bug,为了解决这些bug,程序员们一直编写补丁,补丁本身也不是十分完全;导致最终的js中有很多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使用起来会有些别扭,需要适应过来。


变量与注释


编写位置:

​ 1.pycharm中的js文件

​ 2.浏览器中的js环境

  • 注释语法

    * // 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
    
  • 结束符号

    分号结束   console.log('hello world');
    
  • 变量声明

    在js中定义变量需要使用关键字声明

    1. var

      全局变量

      var 变量名 = '变量值'

    2. let

      局部变量

      let 变量名 = '变量名'

    3. const

      常量声明

      const 常量名 = 常量值


数据类型


查看数据类型的方式:typeof

  1. 数值类型 = 整形int 和 浮点型float

Numbe

NaN:属于数值类型,但是实际意思是'该数据不是一个数值'(not a number)

parseInt('非数字数据')  不报错返回NaN
  1. 字符类型 = 字符串str

string

默认只能是单引号和双引号

var 变量名 = '变量值'

var 变量名 = "变量值"

格式化输出字符串小顿号 = f{}、%占位符

var 变量名 = `变量值`
  1. 字符的拼接 = join 或者 +

    js中推荐使用加号

  2. 统计长度 = len

    js中使用length

  3. 移除空白 = strip()、lstrip()、rstrip()

    js中使用trim()、trimLeft()、trimRight()

  4. 切片操作 = [index1:index2]

    js中使用substring(start,stop)、slice(start,stop)

    js中不支持负数索引

  5. 大小写转换 = lower()、upper()

    js中使用.toLowerCase()、.toUpperCase()

  6. 切割字符串

    js中和python都是用split()

    js中是按数字去切割数量的字符串


布尔类型


相当于bool值,js中是Boolean

js中布尔值是全小写

true false

布尔值为false的 0 空字符串 null undefined NaN

"null的意思是空 undefined的意思是没有定义"


对象


相当于python中的列表、字典、对象

数组 = 列表 Array

var 变量名1 = [1, 2, 3 ]

1.追加元素 = append()

js中使用push

2.弹出元素 = pop

js和python都用的pop

3.头部插入元素 = insert

js中使用unshift

4.头部移除元素 = pop(0) remove()

js中使用shift  

5.扩展列表 = extend

js中使用concat 

6.forEach = for循环

​ 用于循环数组中的每一项,只能循环数组

数组.forEach(function(arg1,arg2,arg3)
第一个参数是实际的值
第二个参数是检索值
第三个参数是整个数据的元素个数

7.splice

​ splice(起始位置,删除个数,新增的值)


今日小结

感谢我鸡哥!

posted @ 2022-04-27 22:13  Eason辰  阅读(4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