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Redis_主从复制

Redis_主从复制


主从同步(复制)

主从复制作用

  1. 读写分离,性能扩展
  2. 容灾快速恢复(指的是用于“读”从服务器出问题,马上有另一台顶上)

image

如何实现主从复制

  • 拷贝多个redis.conf文件
  • include(写绝对路径)
  • 开启daemonize yes
  • Pid文件名字pidfile
  • 指定端口port
  • Log文件名字
  • dump.rdb名字dbfilename
  • Appendonly 关掉或者换名字

配从(库)不配主(库)

slaveof

成为某个实例的从服务器

  1. 在6380和6381上执行: slaveof 127.0.0.1 6379

  2. 在主机上写,在从机上可以读取数据

    • 在从机上写数据报错
  3. 在主机上写,在从机上可以读取数据

  4. 主机挂掉,重启就行,一切如初

  5. 从机重启需重设:slaveof 127.0.0.1 6379

    • 可以将配置增加到文件中。永久生效。

复制过程

image

  1. Slave启动成功连接到master后会发送一个sync命令
  2. master接到命令启动后台的存盘进程,同时收集所有接收到的用于修改数据集命令, 在后台进程执行完毕之后,master将传送整个数据文件到slave,以完成一次完全同步
  3. 全量复制:而slave服务在接收到数据库文件数据后,将其存盘并加载到内存中。
  4. 增量复制:Master继续将新的所有收集到的修改命令依次传给slave,完成同步
  5. 但是只要是重新连接master,一次完全同步(全量复制)将被自动执行

在执行完同步操作之后,主从服务器之间数据库状态已经相同了。但这个状态并非一成不变,如果主服务器执行了写操作,那么主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就会修改,并导致主从服务器状态不再一致。

所以为了让主从服务器再次回到一致状态,主服务器需要对从服务器执行命令传播操作:主服务器会将自己执行的写命令,也即是造成主从服务器不一致的那条写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执行,当从服务器执行了相同的写命令之后,主从服务器将再次回到一致状态。

复制的三种方式

一、当master服务器与slave服务器正常连接时,master服务器会发送数据命令流给slave服务器,将自身数据的改变复制到slave服务器。

二、当因为各种原因master服务器与slave服务器断开后,slave服务器在重新连上master服务器时会尝试重新获取断开后未同步的数据即部分同步,或者称为部分复制(部分复制是通过使用复制积压缓冲区复制偏移量服务器的运行ID合作实现的)。

image

三、如果无法部分同步(比如初次同步),则会请求进行全量同步,这时master服务器会将自己的rdb文件发送给slave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并记录同步期间的其他写入,再发送给slave服务器,以达到完全同步的目的,这种方式称为全量复制。

新旧版本复制区别

《Redis设计与实现》主从复制部分笔记

旧版复制功能的实现

Redis的复制功能分为同步(sync)和命令传播(command propagate)两个操作:

  1. 同步操作用于将从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更新至主服务器当前所处的数据库状态;
  2. 命令传播操作则用于在主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被修改,导致主从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出现不一致时,让主从服务器的数据库重新回到一致状态。

旧版复制功能的缺陷

对于初次复制来说,旧版复制功能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但对于断线后重复制来说,旧版复制功能虽然也能让主从服务器重新回到一致状态,但效率却非常低。

SYNC命令是一个非常耗费资源的操作

  1. 主服务器需要执行BGSAVE命令来生成RDB文件,这个生成操作会耗费主服务器大量的CPU、内存和磁盘I/O资源;
  2. 主服务器需要将自己生成的RDB文件发送给从服务器,这个发送操作会耗费主从服务器大量的网络资源(带宽和流量),并对主服务器响应命令请求的时间产生影响;
  3. 接收到RDB文件的从服务器需要载入主服务器发来的RDB文件,并且在载入期间,从服务器会因为阻塞而没办法处理命令请求。

新版复制功能的实现

为了解决旧版复制功能在处理断线重复制情况时的低效问题,Redis从2.8版本开始,使用PSYNC命令代替SYNC命令来执行复制时的同步操作。

PSYNC命令具有完整重同步(full resynchronization)和部分重同步(partial resynchronization)两种模式:

  1. 其中完整重同步用于处理初次复制情况:完整重同步的执行步骤和SYNC命令的执行步骤基本一样,它们都是通过让主服务器创建并发送RDB文件,以及向从服务器发送保存在缓冲区里面的写命令来进行同步;
  2. 而部分重同步则用于处理断线后重复制情况:当从服务器在断线后重新连接主服务器时,如果条件允许,主服务器可以将主从服务器连接断开期间执行的写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从服务器只要接收并执行这些写命令,就可以将数据库更新至主服务器当前所处的状态。

image

部分重同步的实现

部分重同步功能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 主服务器的复制偏移量(replication offset)和从服务器的复制偏移量;
  2. 主服务器的复制积压缓冲区(replication backlog);
  3. 服务器的运行ID(run ID)。

心跳检测

心跳检测
在命令传播阶段,从服务器默认会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向主服务器发送命令:REPLCONF ACK <replication_offset>

其中replication_offset是从服务器当前的复制偏移量。

发送REPLCONF ACK命令对于主从服务器有三个作用:

检测主从服务器的网络连接状态;
辅助实现min-slaves选项;
检测命令丢失。

常用3招

REDIS一主多从、薪火相传、反客为主、哨兵模式搭建详细步骤

一主二仆

优点:读写分离,性能扩展;容灾快速恢复

薪火相传

优点:从机同样可以接收其他从机的连接和同步请求,那么该从机作为了链条中下一个的主机, 可以有效减轻主机的写压力,去中心化降低风险.

缺点:一旦某个从机宕机,后面的从机都无法备份。

反客为主

//将从机切换为主机状态
slaveof no one

哨兵模式

哨兵模式目前是最受欢迎的主从复制模式,它工作在一主二仆基础之上。切记。

主机指定一个哨兵从机检测自己,当主机宕机之后,从机自动成为主机;当原主机恢复之后,原主机成为从机。

哨兵选择新的主服务器是随机挑选的,也可调整从服务器成为主服务器的优先级,在从服务器的redis.conf配置文件中配置

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哨兵执行步骤

  1. 调整为一主二仆模式
  2. 自定义的/myredis目录下新建sentinel.conf文件,名字绝不能错
  3. 配置哨兵,填写内容
  4. 启动哨兵
  5. 当主机挂掉,从机选举中产生新的主机
  6. 复制延时

由于所有的写操作都是先在Master上操作,然后同步更新到Slave上,所以从Master同步到Slave机器有一定的延迟,当系统很繁忙的时候,延迟问题会更加严重,Slave机器数量的增加也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posted on 2021-06-21 20:06  霍格沃兹在逃麻瓜  阅读(45)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