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吃鱼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1.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健身教练和学员的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你期望来自老师的哪些帮助?

在邹欣老师关于师生关系的博客中提到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健身教练和学员的关系,在邹老师的观点中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教授知识并且引导学生,而学生需要靠自己去实践摸索才能取得进步。我很同意邹老师的这个观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我想获得以下一些帮助。

首先,我希望老师在教授每一项知识点或者学习内容前,能先告诉我们学习它的原因,为什么要学这个?学着有什么用?对以后的学习又会有怎样的帮助?因为,我想大多数同学在报计算机这个专业时对计算机这门专业并没有什么了解,导致学习过程一直很迷茫,就拿C语言这门课来说,我只知道我要上课听老师讲这样我考试就能好好过,但是我不知道学C语言对我的专业是有什么作业。或者是我们现在正在学的指针,我只知道指针是C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为什么C语言需要讲指针呢?指针能起到什么作用?这都很迷茫,导致学习过程很盲目也很麻木,老师推一步学生再走一步,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很难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也不能明确地给自己制定专业目标。

其次,对于课后作业,希望老师能及时向我们公布作业结果,展示一些完成较好的同学的作业给我们借鉴,这样我们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进行改进。

 2.你对博客中提到的评分规则有何意见和建议?

挺好的,没意见。

3.你读了该博客中哪些超链接?有何感想?

阅读了“弱者才喜欢赞美,强者只感恩批评”超链接

阅读了“你为啥要上课认真听讲”超链接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风雨哈佛路》讲述了一个叫Liz的美国女孩的求学故事,这位同学的求学路与其说风雨,不如用“惨”来概括:父母吸毒,幼年乞讨,母亲离世,父亲进收容所,挺惨的了,但所幸结局还是好的,Liz考进了哈佛大学,有人说故事很真实,很励志,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从电影角度去解读这部影片,与我而言,导演并不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有幸看过小说,电影在后半段叙事显得乏力平庸,而小说则更显张力。故事的起伏在Peter Levin的镜头之中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诠释,我唯一喜欢的是其用闪回手段营造的压抑感,但这也使整体色调不太讨喜,影片没能平衡好故事性与电影艺术的关联。

  接着谈故事,正如开头引用的台词,我最大的感受正如台词所说“这又不是真实的世界。”故事对我来说是不真实的。并非深度的思考,人最大的痛苦到底是来自精神折磨还是物质折磨?从故事中,我只能看到Liz更烦恼与后者,并非她精神未受折磨,只是后者似乎被突出表达了。影片作为励志电影,诚实来说,并没有引起我的共鸣,我对主角更多是同情以及对其智慧的赞美。Liz这个人物其实在我看来是与我的生活相剥离的,首先,资本主义环境下的物质匮乏及不同的社会矛盾难以产生代入感。其次,我也不及主角那样聪明。她实在是太聪明了,这让她经历痛苦后走向成功的路显得太容易,并不是说她的人生轻松,只是关于成功而言,导演解释的原因隐隐指向了父亲的天才基因,这也是本片最大的争议之处——观众会因为故事而感动,却联系不到自己的生活。头重脚轻的叙事线让电影高潮显得慵懒而无力,作为励志电影,整个故事都暗含一个条件——Liza是个天才。若她没那么聪明呢?

  当然整部影片并没有那么难堪,但也只是中规中矩,我从中理解出的结论是:人要试着去改变不满的现状。

本学期C程序设计高级课程主要学习指针、结构、链表、文件几部分内容

目标:首先我需要将所需学的内容熟练掌握好,其次在本学期结束后能对C程序这门课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

如何实现:课内,课前预习讲不懂的知识点标记,上课专注听这些不懂的地方,课后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踏踏实实做好本分工作,该学的都学好。 课外,通过网络去了解计算机,让自己的学习不那么迷茫。

posted on 2018-03-11 19:10  邓吃鱼  阅读(106)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