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的解释,NaN,即非数值(Not a Number),用于表示一个本来要返回数值的操作数未返回数值的情况,例如5/0就会得到NaN。
而因为NaN的一个特性是不与任何数值相等,包括它自己,所以也就不能使用==或者===来判断一个数据是否为NaN。所以isNaN()函数就有必要了。
对于isNaN(value),当value为非数字值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但是,当进行测试时发现,对于isNaN("2");这样的,返回值为false,也就是说字符串"2"是数字值。为什么?
根据MDN中对isNaN()函数的解释,在对参数value进行检测前,isNaN()对value进行了强制类型转换,相当于进行了一次Number(value)。
Number()函数:把对象的值转换为数字,如果没有提供参数,则返回0。
如果参数是 Date 对象,Number() 返回从 1970 年 1 月 1 日至今的毫秒数。
对于含有数字的字符串,只有当字符串中只包含数字(十进制或十六进制)时才可以转换为数字,空字符串转换为0,其他情况(字符间有空格,有其他字符等),则会返回NaN。
对于对象,先调用valueOf()方法,然后再转换。
另外,parseInt()函数也可以解析一个字符串,并返回一个整数。但是与Number()有所不同。例如,Number("100px");会返回NaN,而paeseInt("100px");则会返回100。这些不同之处在做一些条件验证的时候可能有用。
Number()在转换字符串时比较复杂而且不够合理,所以处理整数更多用的是paeseInt()(它更多地看字符串是否符合数值模式),在使用paeseInt()时应当在第二个参数位置指定基数,避免一些不同版本ES带来的错误。
学习资料: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
MDN文档
菜鸟教程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