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组态路径”?
定义:
组态路径(Configuration Path)是指多个条件变量(因素)以特定组合方式共同作用,导致某一结果变量(如高风险感知)出现的因果路径。
📌 通俗解释:
它不是看“哪个因素最重要”,而是看哪些因素搭配在一起,会共同导致某种结果(比如公众对某事件“非常担心”)。
📌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研究“公众是否对深度伪造事件感到高风险”,发现:
单看“伪造技术强”不一定让人担心;
单看“媒体传播快”也不一定;
但当“伪造技术强 + 媒体传播快 + 应对能力差”同时出现时,公众就会显著感到高风险。
这就是一个组态路径:多个因素组合→触发结果。
📌 方法基础:
使用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通过布尔代数找出哪些条件组合能一致性地导致高风险感知;
最终得出16条有效组态路径。
✅ 三、组态路径的三种治理场景
| 场景 | 核心变量 | 组态路径编号 | 治理建议 |
|---|---|---|---|
| 风险识别场景 | 伪造技术、媒体传播 | H3、H7、H13 | 提升检测技术、加强平台审核 |
| 风险评估场景 | 危害程度、影响范围 | H4、H5、H10 | 网格化管理、实时追踪传播链 |
| 风险应对场景 | 应对能力、监管规范 | H2、H6、H11、H12、H15、H16 | 建立协同监管平台、提升政府响应能力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