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  Digg模式

摘要:digg是科技类新闻社区,digg采取的是用户驱动(user driven)的机制,它设置了一个新闻源的缓冲,用户提交的新闻首先进入这个缓冲,如果认同这一新闻的读者足够(digg通过一种类似民主投票的方式来表示对新闻的支持和认可,这一过程叫做digg),就会从缓冲中脱颖而出,出现在digg页面上,否则就逐渐被挤出新闻源缓冲。说的直观一点,digg将权力下放给用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11-21 14:02 dudu 阅读(1604) 评论(0) 推荐(0)
摘要:http://writerrr.blog.techweb.com.cn/archives/2006/2006914165930.shtm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11-19 18:16 dudu 阅读(217) 评论(0) 推荐(0)
摘要:http://blog.sina.com.cn/u/53f360500100048p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11-19 18:13 dudu 阅读(200) 评论(0) 推荐(0)
摘要: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3073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11-19 18:08 dudu 阅读(160) 评论(0) 推荐(0)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 易正林 摘要:一般而言,在公共事务领域,人们都存在“搭便车”的习惯心态,而对投票采取冷漠和理性的“无知”态度。但digg.com这个网站似乎打破了这样的特性,总有大量的用户进行投票。本文从唐斯的投票“收益-成本”模型入手,分析digg网站用户投票活动的背后驱动因素。认为它在总体范围内降低了成本,而由于投票效果的可叠加性和diggspy的直观性,投票的收益预期大大提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11-19 17:36 dudu 阅读(309) 评论(0) 推荐(0)
摘要:Jeremy Zawodny注意到在Alexa上Digg的流量已经渐渐逼近了Slashdot,因此他下了一个断言:尽管Slashdot不会消失,但是他将会逐渐走向没落(Going Out of Style)。 Slashdot作为老牌新闻站点,曾经创造出了著名的Slashdot效应:在被Slashdot报道后,许多网站和个人Blog因为骤然增加的流量而出现短暂瘫痪的现象,甚至专门有人写了一个Fi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11-16 21:55 dudu 阅读(225) 评论(0) 推荐(0)
摘要:11月17日,对于digg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有关digg的新闻登上了slashdot的主页。吵吵闹闹几个月后,digg狂热分子的热情终于得到了发泄,因为slashdot这一权威,或者说高高在上的竞争对手,已经注意到了digg的崛起,并且开始对digg正眼相看。slashdot和digg都是科技类新闻社区,但事实上却代表着两种不同机制,或者说,两种不同文化的争鸣。具体而言,slashdot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11-16 21:21 dudu 阅读(25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