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数据库

1 什么是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既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片,图像、声音、语言等,数据由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在计算机中描述一个事物,就需要抽取这一事物的典型特征,组成一条记录,就相当于文件里的一行内容,如:

1 alex,不详,83,1935,山东,oldboy

单纯的一条记录并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我们按逗号作为分隔,依次定义各个字段的意思,相当于定义表的标题

id,name,sex,age,birth,born_addr,company # 字段/列名
1,alex,不详,83,1935,山东,oldboy # 数据

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alex,性别不详,年龄83岁,出生于1935年,住的养老院是 老男孩

2 什么是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数据库即存放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而且数据是按一定的格式存放的

过去人们将数据存放在文件柜里,现在数据量庞大,已经不再适用

数据库是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 用户共享

3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BMS)

在了解了Data与DB的概念后,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获取和维护数据成了关键

这就用到了一个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如MySQL、Oracle、SQLite、Access、MS SQL Server

mysql主要用于大型门户,例如搜狗、新浪等,它主要的优势就是开放源代码,因为开放源代码这个数据库是免费的,他现在是甲骨文公司的产品。
oracle主要用于银行、铁路、飞机场等。该数据库功能强大,软件费用高。也是甲骨文公司的产品。
sql server是微软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大中型企业,如联想、方正等。

数据库管理员 DBA(Database Administrator)

4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表与记录的关系(重点)

记录:1 朱葛 13234567890 22(多个字段的信息组成一条记录,即文件中的一行内容)

表:userinfo,studentinfo,courseinfo(即文件)

数据库:db(即文件夹)

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是一个软件)

数据库服务器:一台计算机(对内存要求比较高)

总结:

    数据库服务器-:运行数据库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软件:管理-数据库

    数据库:即文件夹,用来组织文件/表

    表:即文件,用来存放多行内容/多条记录

5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

一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当时的硬件水平:外存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当时的软件状况:没有操作系统,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的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人工管理数据具有以下特点:

1 数据不保存: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临时用,临时输入,不保存

2 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要有应用程序自己管理,应用程序需要处理数据的逻辑+物理结构,开发负担很重

3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对应一个程序,多个程序之间涉及相同数据时,必须各自定义,造成数据大量冗余

4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后,必须对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开发负担进一步加大

二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硬件水平:有了磁盘、磁鼓等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软件水平:有了操作系统,并且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即文件系统;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时处理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具有以下优点:

1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计算机大量用于数据处理,因而数据需要长期保存,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2 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系统这个软件,把数据组织成相对独立的数据文件,利用按文件名,按记录进行存取。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性,但整体无结构。并且程序与数据之间由文件系统提供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是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员可以不必过多考虑物理细节。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具有以下缺点:

1 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一个文件对应一个应用程序,不同应用有相同数据时,也必须建立各自的文件,不能共享相同的数据,造成数据冗余,浪费空间,且相同的数据重复存储,各自管理,容易造成数据不一致性

2 数据独立性差:一旦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必须修改应用程序,修改文件结构的定义。应用程序的改变,也将引起文件的数据结构的改变。因此数据与程序之间缺乏独立性。可见,文件系统仍然是一个不具有弹性的无结构的数据集合,即文件之间是孤立的,不能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内存联系。

三 数据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用于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量急剧增长,同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结合要求越来越强烈

硬件水平:有了大容量磁盘,硬件架构下降

软件水平:软件价格上升(开发效率必须提升,必须将程序员从数据管理中解放出来),分布式的概念盛行。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结构化(如上图odboy_stu)

2 数据共享,冗余度低,易扩充

3 数据独立性高

4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a: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b: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c:并发控制

  d:数据库恢复

posted on 2019-01-14 08:21  赵龙飞  阅读(11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