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成帧:

MAC没有帧定界,因为他们有时间间隔地发送帧,不需要区别。
差错检测:

法一:奇偶校验:主机一个主机二规定0,1的个数为奇数或者偶数,如果有误,奇数偶数发生变化,那么就知道出现了误码。但如果正好出现2个误码,就没有改变奇偶性,则无法辨别是否出现误码。

法二:循环冗余校验:发送方用发送数据生产多项式,然后放在传输数据后一起传输。接收方也生成多项式计算收到数据是否有误码。


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
可靠传输实现机制:
发送方给接收方发送一个数据,在收到接收方的ACK或NAK之后才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这样有个问题,就是当网络延迟的时候,效率很低。

情况1:当接收方收到误码,就发送一个NAK给发送方,发送方重传。但是有误文件会继续存在于发送方的缓存中
情况2:发送方给传输方发送数据时数据丢失。发送方会有一个超时计时器,如果迟迟没有等到接收方的ack,就会超时重传。
情况3:当接收方发送的ACK或者NAK丢失。这时候给每个Data加上数字编号,就可以防止重复传输

情况4:如果接收方发送ACK延迟了,会触发重传机制,然后和第二个数据包的ACK混淆,所以给ACK也加上编码就可以了。
信道利用率:

方法2:回退N帧协议:发送方一次发送发送窗口个数据,每发送完,接收方就发送发送窗口个ACK/NAK,然后往前移动发送窗口个数据.当一组数据中出现误码的时候,会连累到其他数据一起重传,回退N帧。但是在重传后接收方无法分辨新旧分组,



选择重传协议:只传输出错的那部分数据



PPP点对点协议(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英特网用户在上英特网时,会用运营商ISP分配的IP地址上网。PPP也用于路由器间的线路



接受方进行反变换就变成原来


信道复用:复用就是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用户的信号。当网络媒体的传输容量大于多条单一信道时,可利用复用技术在一条线路上建立多条通信信道来充分利用信道的带宽。

复用方式:






随机接入:
总线局域网使用的协议:CSMA/CD

如果帧长很小,那么A发送完的帧在线路中遇到碰撞,A不会知道,导致A不会重发。如果足够长,就知道发生了碰撞。帧也不可以太长,不然会占用,导致其他的不能发送。



从下面可以看出以太网端到端的距离不应该太长。

过程: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协议:CSMA/CA


DCF:因为帧有优先级,这个时间用来发送优先级高的帧。





MAC IP APR

mac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但是不属于物理层。MAC地址是对网络上各个接口的唯一标识



单播:目的地只有一个
广播:目的地有多个
IP地址:


ARP:通过IP地址找MAC地址。主机B发送IP和MAC地址寻找目的主机,通过广播的方式找到了匹配的主机,其他主机收到主机B发送的帧后查对其目的IP地址,发现不匹配就把帧丢弃。目的主机C发现匹配就接受并交给上层处理,然后发送单播帧,告诉B自己的mac地址。


MAC类型:静态和动态


总结:

集线器和交换机:集线器是把发送信号发给所有主机,而交换器是发送给一台主机。

交换机:1。有多个接口,发送帧和接收帧可以同时进行,是双工模式
2. 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接口,让多个主机可以同时通信,无碰撞,不使用CSMA/CD协议
3.有多种速率的接口
4.属于链路层
5.收到帧后,会查找帧交换表中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帧的两种转发方式:1.存储转发。2.直通转发:采用基于硬件的交换矩阵。不检查帧有无错就直接转发,所以效率比较高



VLAN:如果主机要给其他主机发送广播信号时,会到达所有主机,这样会出现网络风暴,浪费网络资源。为了避免这个情况,把网络划分为几个组,使用VLAN技术进行隔离,同一组可以互相收到广播信号,不同组不行,这样避免浪费网络资源。这个技术是在交换机上实现的。



交换机的端口只有一个PVID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