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过程、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都是我们编程中,编写程序的一种思维方式。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式,是遇到一件事时,思考“我该怎么做”,然后一步步实现的过程。用mian方法,一步步实现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式,是遇到一件事时,思考“我该让谁来做”,然后那个“谁”就是对象,他要怎么做这件事是他自己的事,反正最后一群对象合力能把事就好就行了。用方法实现功能,建立对象调用。

二、类与对象

1、定义类的格式

public class 类名 {
    //可编写0至n个属性
    数据类型 变量名1;
    数据类型 变量名2;
    
    //可编写0至n个方法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执行语句;
}
}

例:

public class Car {//定义汽车类
    String color;
    int number;

    void run() {//给汽车类定义方法
        System.out.println(color + ":" + number);
    }
}

通过代码的描述,知道类的真正意义就是在描述事物。属性和功能统称为事物中的成员。

事物的成员分为两种:成员属性和成员功能。

成员属性在代码中的体现就是成员变量

成员功能在代码中的体现就是成员方法

2、创建对象的格式:

public class Ca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测试:Car类中的run方法。
         */
        // 1,创建Car的对象。给对象起个名字c。
        Car c = new Car();// c是类类型的变量。c指向了一个具体的Car类型的对象。
        // 2,通过已有的对象调用该对象的功能。格式:对象.对象成员;
        // 3,可以该对象的属性赋值。
        c.color = "red";
        c.number = 4;
        c.run();
    }
}

3、对象的内存图解

4、类和对象的区别

类是对某一类事物的抽象描述,而对象用于表示现实中该类事物的个体。

5、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区别

  • 区别一:定义的位置不同

定义在类中的变量是成员变量

定义在方法中或者{}语句里面的变量是局部变量

  • 区别二:在内存中的位置不同

成员变量存储在堆内存的对象中

局部变量存储在栈内存的方法中

  • 区别三:生命周期不同

成员变量随着对象的出现而出现在堆中,随着对象的消失而从堆中消失

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运行而出现在栈中,随着方法的弹栈而消失

  • 区别四:初始化不同

成员变量因为在堆内存中,所有默认的初始化值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的初始化值,必须手动的给其赋值才可以使用。

6、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作为参数传递

引用类型数据和基本类型数据作为参数传递有没有差别呢?我们用如下代码进行说明,并配合图解让大家更加清晰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 = 4;

show(x);

System.out.println("x="+x);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int x)

{

x = 5;

 

}

}

 

 

基本类型作为参数传递时,其实就是将基本类型变量x空间中的值复制了一份传递给调用的方法show(),当在show()方法中x接受到了复制的值,再在show()方法中对x变量进行操作,这时只会影响到show中的x。当show方法执行完成,弹栈后,程序又回到main方法执行,main方法中的x值还是原来的值。

 

class Demo

{

int 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mo d = new Demo();

d.x = 5;

show(d);

System.out.println("x="+d.x);

}

public static void show(Demo d)

{

d.x = 6;

}

}

 

 

 

当引用变量作为参数传递时,这时其实是将引用变量空间中的内存地址(引用)复制了一份传递给了show方法的d引用变量。这时会有两个引用同时指向堆中的同一个对象。当执行show方法中的d.x=6时,会根据d所持有的引用找到堆中的对象,并将其x属性的值改为6.show方法弹栈。

由于是两个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不管是哪一个引用改变了引用的所指向的对象的中的值,其他引用再次使用都是改变后的值。

三、封装

封装,它也是面向对象思想的特征之一。面向对象共有三个特征:封装,继承,多态。接下来我们具体学习封装。

 封装表现:

1、方法就是一个最基本封装体。

2、类其实也是一个封装体。

从以上两点得出结论,封装的好处:

1、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2、隐藏了实现细节,还要对外提供可以访问的方式。便于调用者的使用。这是核心之一,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封装的概念。

3、提高了安全性。

 1、 私有private

把变量还有方法私有化,外界不能访问,只能在本类中访问;

 例:

class Person {
    int ag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age=" + age + ",name" + name);
    }
}

public class Pers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Person对象
        Person p = new Person();
        p.age = -20; // 给Person对象赋值
        p.name = "人妖";
        p.show(); // 调用Person的show方法
    }
}

通过上述代码发现,虽然我们用Java代码把Person描述清楚了,但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Person中的属性的行为可以任意访问和使用。这明显不符合实际需求。

可是怎么才能不让访问呢?需要使用一个Java中的关键字也是一个修饰符 private(私有,权限修饰符)。只要将Person的属性和行为私有起来,这样就无法直接访问。

class Person {
    private int age;//定义私有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定义私有变量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age=" + age + ",name" + name);
    }
}

年龄已被私有,错误的值无法赋值,可是正确的值也赋值不了,这样还是不行,那肿么办呢?按照之前所学习的封装的原理,隐藏后,还需要提供访问方式。只要对外提供可以访问的方法,让其他程序访问这些方法。同时在方法中可以对数据进行验证。

一般对成员属性的访问动作:赋值(设置 set),取值(获取 get),因此对私有的变量访问的方式可以提供对应的 setXxx或者getXxx的方法。

class Person {
    // 私有成员变量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 对外提供设置成员变量的方法
    public void setAge(int a) {
        // 由于是设置成员变量的值,这里可以加入数据的验证
        if (a < 0 || a > 130) {
            System.out.println(a + "不符合年龄的数据范围");
            return;
        }
        age = a; 
    }

    // 对外提供访问成员变量的方法
    public void getAge() {
        return age;
    }

2、 this关键字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同名问题

当在方法中出现了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同名的时候,那么在方法中怎么区别局部变量成员变量呢?可以在成员变量名前面加上this.来区别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class Person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peak() {
        this.name = "小强";
        this.age = 18;
        System.out.println("name=" + this.name + ",age=" + this.age);
    }
}

class Pers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 = new Person();
        p.speak();
    }

 对象的内存解释

class Person {
    private int age;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this.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public class Pers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Age(30);
        System.out.println("大家好,今年我" + p.getAge() + "岁");
    }
}

图解:

程序执行流程说明:

1、 先执行main方法(压栈),执行其中的 Person p = new Person();

2、 在堆内存中开辟空间,并为其分配内存地址0x1234,紧接着成员变量默认初始化(age = 0);将内存地址0x1234赋值给栈内中的Person p 变量

3、 继续执行p.setAge(30)语句,这时会调用setAge(int age)方法,将30赋值为setAge方法中的“age”变量;执行this.age = age语句,将age变量值30 赋值给成员变量this.age为30;

4、 setAge()方法执行完毕后(弹栈),回到main()方法,执行输出语句System.out.println(),控制台打印p对象中的age年龄值。

注意:

 this到底代表什么呢?this代表的是对象,具体代表哪个对象呢?哪个对象调用了this所在的方法,this就代表哪个对象。

上述代码中的 p.setAge(30)语句中,setAge(int age)方法中的this代表的就是p对象。

 

例:需求:在Person类中定义功能,判断两个人是否是同龄人

class Person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speak() {
        System.out.println("name=" + this.name + ",age=" + this.age);
    }

    // 判断是否为同龄人
    public boolean equalsAge(Person p) {
        // 使用当前调用该equalsAge方法对象的age和传递进来p的age进行比较
        // 由于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个对象调用equalsAge方法,这里就可以使用this来代替
        /*
         * if(this.age == p.age)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return this.age == p.age;
    }
}

 

posted on 2018-07-20 21:58  丁昆  阅读(16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