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闸在跨安全域数据摆渡中的优缺点分析
网闸,也称为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是一种专业硬件,架设在两个不连通的网络之间,按照需求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网络间的数据资源的安全传输。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进一步保护内部的数据,都会选择使用网闸来进行安全域的网络隔离,再通过网闸自带的摆渡功能,进行跨安全域的数据摆渡。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对于跨安全域的数据安全摆渡问题,网闸是否能担此重任?
首先,我们得了解网闸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无完整网络连接,单向传输,数据格式认证:
无完整网络连接:通过网闸的摆渡控制,让数据交换区与内外网在任意时刻不能同时连接。这样的设计中断了内外网的直接连接。使得内外网达到物理隔离效果。
单向传输:如果内外网需要数据交互,一般需要部署正向反向两套网闸,采用不同的策略,通过内外网不同的节点机分别执行数据发送。
数据格式认证: 不支持协议解析,不透传业务应用,只对认证后的特定文件格式的数据文件进行摆渡。

通过这些特征不难看出,网闸的防护效果,强烈依赖于未公开的文件格式和未公开的自有协议。除了这些,在进行跨安全域的数据安全摆渡过程中,网闸还有不少实现不了的功能。下面就梳理一下网闸的“七宗罪”:
1、无法实现一对多的数据交换,如果需要向多人发送数据的话,需要一个一个发送,比较麻烦、耗时。
2、无法对交换行为和数据进行审批,企业实施网络隔离就是为了保护数据,尤其是敏感数据进行交换时,一定需要审批后才能发出。
3、无法对数据交换行为进行审计,一旦发生数据泄露问题,无法追溯。
4、对于大文件和海量文件(代码、日志等)支持不好,在传输交换中不仅速度慢,而且易出现中断和出错的现象,可靠性较差,会严重影响业务时效性。
5、不能支持人和人之间的文件交换,比如某个文件,只能发给某个人看,也许是跨部门同事,也许是外部客户,不能人对人发送的话,会严重影响业务的开展。
6、没有内容检测功能,识别不了敏感内容,存在数据泄露的安全风险。
7、硬件产品形态,有固定的用户数量、存储容量、网络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如果需要定制开发的话,难以拓展。
所以,综合以上所述,对于企业来说,网络隔离后跨安全域的数据安全摆渡需求,网闸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和满足的,企业还是得选择一套专业的跨安全域数据安全交换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