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第五次作业

    由于之前的学习比较慢,并且太过笼统.通过自己看书学习对《构建之法》这本书有了感悟。对我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之前的学习太死板,只会照书死读而没有将书中的内容融会贯通。于是,这一周的学习中,我加快了自己的进度,重新巩固总结了上周学习的第四章两人合作再新的学习了第五章团队和流程。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代码的规范。因为程序员所写的代码不仅是自己要读得懂,也需要方便让大家都读得懂,所以需要规定一套完整的规则,如:缩进、行宽、括号、断行与空白的{}行、分行、命名、下划线、大小写、注释等,大部分程序员都统一执行这个规则,这样大大的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当书写的格式满足大家统一的规则时,我们还能做什么让大家都能方便的使用你的代码呢?我们需要从函数、goto、错误处理、处理C++的类。最后,要进行的就是代码复审。不要简单的认为自己写的代码很完美,不需要进行复审。实际上,代码复审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减少了你代码运行时有可能出现问题而花大量时间去调试,又能让接下来使用代码的人有效的了解代码需要实现的功能、开发策略、编程风格及工作流程。书中还给出了代码复审的步骤和核查表,这样能有效减少核查时有错漏的情况,可以一条条的检查下去,避免错漏。
     第五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如何区分团队和非团队。团队不仅仅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就能组成的,它需要有一致的集体目标,团队员工有各自的分工,相互依赖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书中给我们介绍了软件团队的模式,这让我知道,每个团队都可能有自己适合的模式,只有让自己的团队相互磨合,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团队的模式,才能在工作时避免摩擦。其中,除了最开始的蜂窝模式,还有主治医师模式、明星模式、社区模式、业余剧团模式、秘密团队、特工团队、交响乐团模式、爵士乐模式、功能团队模式、官僚模式。而开发流程也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写了再改模式、瀑布模型及其各种变形、统一流程、老板驱动的流程、渐进交付的流程、MVP和MBP。

     学习了这两章的内容,我首先明白了在程序员的世界中,拥有一个统一的规则和规范,我们大家需要去遵守它,执行它,这是对自己以及其他程序员的负责。团队之间的合作,也是需要一步步的去完成的,我们不能急于求成的跳过某个步骤去执行下一步骤,只有按照合理有效的流程去完成一个开发,才能又快又好的做出一个产品.

 

posted on 2017-05-17 10:44  迪娜娜  阅读(8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