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之单例复用
一、单例模式
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创建自己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
这个类提供了一种访问其唯一的对象的方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象。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了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访问该实例。
注意:
- 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 单例类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
- 单例类必须给所有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
二、介绍
意图: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主要解决: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
何时使用:当您想控制实例数目,节省系统资源的时候。
如何解决:判断系统是否已经有这个单例,如果有则返回,如果没有则创建。
关键代码:构造函数是私有的。
应用实例:
- 1、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主任。
- 2、Windows 是多进程多线程的,在操作一个文件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个进程或线程同时操作一个文件的现象,所以所有文件的处理必须通过唯一的实例来进行。
- 3、一些设备管理器常常设计为单例模式,比如一个电脑有两台打印机,在输出的时候就要处理不能两台打印机打印同一个文件。
优点:
- 1、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比如管理学院首页页面缓存)。
- 2、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比如写文件操作)。
缺点:没有接口,不能继承,与单一职责原则冲突,一个类应该只关心内部逻辑,而不关心外面怎么样来实例化。
使用场景:
- 要求生产唯一序列号。
- WEB 中的计数器,不用每次刷新都在数据库里加一次,用单例先缓存起来。
- 创建的一个对象需要消耗的资源过多,比如 I/O 与数据库的连接等。
- 配置管理类(配置文件只加载一次)
- 数据库连接池(共享连接资源)
- 日志系统(统一输出控制)
- 缓存管理器
- 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器(如线程池、任务调度器)
三、python中实现单例模式的5种方法
1、使用模块导入的方式
from p import p1 from p import p1 as p2 print(p1 is p2)
2、使用装饰器
def singleton(cls): instance = None def _singleton(*args, **kargs): nonlocal instance if not instance: instance = cls(*args, **kargs) return instance return _singleton @singleton # A=singleton(A)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x=0): self.x = x a1 = A(2) # 其实执行的是 singleton内部的闭包函数 _singleton() a2 = A(3) print(a1 is a2)
3、使用类方法
class Singleton(object): _instance = None def __init__(self): pass @classmethod def instance(cls, *args, **kwargs): if not cls._instance: cls._instance = cls(*args, **kwargs) return cls._instance a1 = Singleton.instance() a2 = Singleton.instance() print(a1 is a2)
4、使用 __new__
__new__在__init__先执行
class Singleton(object): _instance = None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if not cls._instance: cls._instance = object.__new__(cls) return cls._instance obj1 = Singleton() obj2 = Singleton() print(obj1 is obj2)
#1 类()--->触发类中的__init__--->对象已经创建出来了,不能拦截住,做成单例了
#2 类()--->触发类中的__new__--->真正的创建对象,判断之前有没有创建过,如果创建过,直接返回
#3 元类---》类()--->触发元类的 __call__--->判断之前有没有创建过,如果创建过,直接返回
5、
通过元类 产生类 这个对象的 类,称之为元类
# 类中的 __call__ 对象() 会触发
class SingletonType(type): _instance = None def __call__(cls, *args, **kwargs): if not cls._instance: cls._instance = object.__new__(cls) cls._instance.__init__(*args, **kwargs) return cls._instance class Foo(metaclass=SingletonType):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obj1 = Foo('name') obj2 = Foo('name') print(obj1 is obj2)
四、单例小案例
1、优化前的代码
MINIO_IP = "node1:19000" MINIO_CONFIG = { 'endpoint': MINIO_IP, 'access_key': "AKI", 'secret_key': "skY", 'secure': False } def get_minio(): return Minio(**MINIO_CONFIG) # 后续多次调用生成一个客户端对象 minio_client = get_minio()
缺点:
每次调用都会创建一个新的 Minio
客户端实例,确实会带来不必要的 资源开销(主要是连接信息、认证、TLS 初始化等),尤其在如下场景中影响更明显:
-
每个 batch 处理文档时都调用
get_minio()
; -
多线程或多进程并发使用;
-
MinIO 本身部署在远端、网络有延迟时;
-
高频次归档/删除操作;
2、使用单例模式来缓存 Minio 实例
方式1: 使用全局变量华缓存
_minio_client = None def get_minio(): global _minio_client if _minio_client is None: _minio_client = Minio(**MINIO_CONFIG) return _minio_client
方式2: 使用 functools.lru_cache
装饰器(推荐)
多次调用也只初始化一次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 @lru_cache(maxsize=1) def get_minio(): return Minio(**MINIO_CONFIG)
什么是 functools.lru_cache
lru_cache
是 Python 的一个 装饰器,用于 缓存函数的返回值,避免重复计算,提升性能。
-
LRU = 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
-
装饰的函数在多次调用相同参数时,会从缓存中取值,而不是重新执行。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 @lru_cache(maxsize=128) # 最多缓存 128 个不同参数的结果 def fib(n): print(f"Calculating fib({n})") if n < 2: return n return fib(n - 1) + fib(n - 2) print(fib(10)) # 后续对 fib(10)、fib(9)... 会使用缓存 print(fib(10)) print(fib(20)) print(fib(30)) # 后续对 fib(20)、fib(19)... 会使用缓存
maxsize
: 缓存的最大数量(设为None
表示无限缓存)这里允许 fib 函数最多记住 128 个不同的 n 值typed
: 如果为True
,会区分1
和1.0
这样的参数类型- print(fib.cache_info()) 查看缓存命中率
- fib.cache_clear() 清理缓存
Fibonacci 的递归调用是指数级的:
-
不加缓存:每次都重复计算,例如
fib(6)
会被调用 多次 -
加上
@lru_cache
后,所有已算过的fib(n)
结果会被缓存
这样不仅提高性能,也避免大量无效递归。
方法 3:使用自定义单例类封装(更通用)
class MinioSingleton: _instance = None @classmethod # 类的方法绑定 def get_instance(cls): if cls._instance is None: cls._instance = Minio(**MINIO_CONFIG) return cls._instance # 使用 minio_client = MinioSingleton.get_instance()
补充:
什么是 Pythonic?
Pythonic 是一个常用术语,用来描述:
“用 Python 的方式做事”,即符合 Python 语言哲学、语法习惯和设计风格的代码写法。
# 非 Pythonic squares = [] for i in range(10): squares.append(i * i) # Pythonic squares = [i * i for i in range(10)]
方式4:Pythonic + lru_cache
结合案例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 from minio import Minio @lru_cache(maxsize=1) def get_minio(): return Minio("node1:19000", access_key="AK", secret_key="SK", secure=False) client1 = get_minio() client2 = get_minio() print(client1 is client2) # True ✅,单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