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概念

堆栈:先进去的后出来比如箱子里的衣箱;

队列:是先进先出,比如扶梯。

内核态: CPU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完全放行

用户态:对CPU要求时会有限制,硬件那部分的指令用不了

CPU有两种模式:内核态与用户态
内核态:当CPU在内核态运行时,CPU可以执行指令集中所有的指令,包括使用硬件的所有功能。
用户态:用户程序在用户态下运行,仅仅只能执行CPU整个指令集的一个子集,该子集中不包含操作硬件功能的部分。

内核态与用户态切换:是由应用程序发起的切换 ,如何发起呢?用户程序使用系统调用。

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成了中央处理器CPU,一级缓存就是寄存器,二级缓存(就是高速缓存)就是比内存还要快一点的缓存。都在CPU里面。

CPU的速度远高于内存,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内存还要快的东西,就是寄存器。CPU内部都有一些用来保存变量和临时数据的寄存器。寄存器的速度和CPU一样。

 什么叫进程线程?进程是一个资源单位,线程是一个执行单位。比如 北京地铁就进程,各地铁线路是线程,线程才是真正干活。

 CPU的向下兼容性:64位的CPU可以运行32位的软件,32位的CPU不可以运行64位的软件。

 一个扇区是512个字节,是硬盘最小的读写单位,8个扇区是一个BLOCK块,也就是4KB。

从磁盘读取一段数据要经历寻道时间和延迟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机械手臂从一个柱面随机移到相邻的柱面的称为寻道时间。

平均延迟时间:到达正确的磁道之后还必须等待转到数据所在扇区下,这段时间称为延迟时间。

虚拟内存:是硬盘上的空间。在linux中称为swap 。

北桥(PCI桥)连接的是高速设备 如内存,二级高速缓存;

南桥(ISA桥)连接的是慢速设备 如硬盘 。

操作系统的启动原理
1 加电
2 BIOS(basic iu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程序)运行,检测硬件:如CPU,内存,硬盘
3 BIOS读取CMOS存储器中的参数,选择启动设备
4 从启动设备上读取第一个扇区的内容MBR主引导记录,前446位为引导信息,后64位为分区信息,最后两位为标志位
5 根据分区信息读入bootloader启动装载模块,启动操作系统
6 操作系统询问BIOS,系统会检查设备驱动是否存在

 多道技术 

多道技术中的多道指的是多个程序,多道技术的实现是为了解决多个程序竞争或者说共享同一个资源(比如cpu)的有序调度问题,解决方式即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分为时间上的复用和空间上的复用。
    空间上的复用:将内存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放入一个程序,这样,同一时间内存中就有了多道程序。
    时间上的复用:当一个程序在等待I/O时,另一个程序可以使用cpu,如果内存中可以同时存放足够多的作业,则cpu的利用率可以接近100%

 桥接:PC通过网线连接交换机上网就是桥接

什么是socket呢?经常把socket翻译为套接字,
socket是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一个抽象层,它把TCP/IP层复杂的操作抽象为几个简单的接口供应用层调用已实现进程在网络中通信

 

posted @ 2018-02-23 19:00  邓旭阳  阅读(13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