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MCP 入门:用 Python 快速搭建 MCP 服务器接入 LLM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这个协议简单说就是给大语言模型接入外部数据和工具提供了一套标准化方案。MCP 统一了模型和各种数据源、工具服务之间的交互方式。

FastMCP 是目前用 Python 构建 MCP 服务器最顺手的框架,把底层那些复杂的协议实现全都封装好了,开发者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就行。

这篇文章会讲清楚 MCP 的基本概念,FastMCP 的工作原理,以及怎么从零开始写一个能跑的 MCP 服务器。

MCP 协议解析

MCP 本质上是个标准协议,让语言模型能安全、一致地和外部系统对话。和传统 API 不太一样的是MCP 是专门为大语言模型设计的。

一个 MCP 服务器主要提供三类能力:

把数据暴露成资源(resources),功能上类似 REST API 的 GET 请求。提供可执行的工具(tools),对标 POST 类的操作接口。定义提示模板(prompts),用来规范模型和数据、用户的交互方式。

如果你有开发经验可以理解为MCP的每一个“能力”其实就是一个 可远程调用的函数(tool)。只要你能和 MCP Server 建立通信(通常通过 WebSocket、Stdio 或 HTTP RPC),你就可以像调用 REST API 一样调用 MCP 的函数。只不过MCP 的「函数」并不是像 Python RPC 那样“自动调用”,它还需要定义 Schema(输入输出结构)+ 元信息(描述),告诉大语言模型 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怎么传参数。

 

https://avoid.overfit.cn/post/381e204d3caf43edb11439d93c377cf0

posted @ 2025-11-03 20:04  deephub  阅读(1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