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安装过操作系统了,现在的这些工作是需要自己干的了,所以怕忘记,还是做个简单的记录吧
个人习惯有几方面的配置
1.SSH的端口我一般是不使用默认22端口的,避免麻烦,所以我一般安装完操作系统就会修改下端口的配置
2.我习惯使用iptables,对于firewall 我不太熟悉,其实主要是懒得研究,我觉得新的东西肯定比老的东西是有优势的,不然红帽也不是SB,弃用了iptables 肯定是有原因的,也可能底层还是使用的包过滤技术,没研究,但是个人习惯还是使用iptables.,安装就不说了,光盘yum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y
3.系统启动级别,我也习惯命令行界面,上学和刚工作的时候师傅们就这么教的,所以我也是一个习惯,改一下系统默认启动级别,桌面据说还是会消耗性能(师傅们这样教的)所以我就不启动,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装B用
首先配置IP就不说了,使用网卡多的时候使用ethtool 看网卡有没有接线,我是服务器上加了一个全高4电口网卡,还有两个光纤G口,还有两个板载电口,还有两个管理口子没啥用,ifconfif 出来一堆,所以就接上网线,用ethtool 网卡名看,看哪个链接 检测到 是yes的 就配这个网卡就对了
先修改iptables 把要改的端口放开 关闭firewall 启动iptables
这里注意别两个都启动,或者两个都重启不启动
关闭firewall: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firewall 开机不启动: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修改好ssh端口
启动iptables: systemctl start iptables
开机启动iptables: systemctl enable iptables (会报一堆告诉你意思添加进去了,不觉得比6之前的好用,)
遇到了一个坑,原来是直接改ssh port ,结果改完后重启,直接断了,连不上了,看系统日子,发现ssh启动有报错,看提示跟selinux有关系
先执行:setenforce 0 再重启就起来了
修改selinux配置文件 disabled ,重启没问题了,
修改启动级别,跟原来也不一样了
看了看inittab文件,发现里边有点提示,照着搞了
里边有两个级别 一个3 multi-user.target,还有一个5 graphical.target
按照提示的命令执行: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重启系统,发现不启动桌面了,搞定
乱七八糟总结下重点
1.还是要先关闭selinux
2.如果要修改ssh端口,一定记得对应需要有防火墙的策略支持
3.如果跟我一样习惯用iptables,跟需要注意策略,还要注意开机启动项的关停啥启动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