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淡去的过往

If you don't work for what you want, don't cry for what you lost.
  • 博客园
  • 联系
  • 订阅
  • 管理

公告

View Post

测试用例编写方法:

本文仅列举一些常用方法

1.等价类划分法:

适用场景:有数据输入的地方,就可以使用等价类划分法。如:输入框

测试思想:从大量数据中划分范围(等价类),然后从每个范围中挑选代表数据,这些代表数据要能反应这个范围内数据的测试结果。

概念:

有效等价类:对程序来说,有意义的、合理的数据(正确的、有效的数据)

无效等价类:对程序来说,没有意义、不合理的数据(错误的、无效的数据)

例如登录界面:

手机号输入框需求:只允许输入数字。(只拿手机号做示范)

无效等价类:汉字、表情、符号、空格等

有效等价类:数字

 2.边界值:

适用场景:有数据输入的地方,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和等价类划分一起适用。

测试思想:边界值是程序员在编程时是最容易出错的位置,所以要测试边界。

概念是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之间的分界点,叫边界值(最小值,最大值)。还要测试次边界,也就是边界值两边的数据。

例如登录界面:

密码输入框:8-20位字符(只允许输入:字母、英文符号、数字)

边界值:8位字符、20位字符

次边界:7位字符、9位字符、19位字符、21位字符

3.场景法:

业务比较复杂的软件系统都适合使用场景法,场景法是基于软件业务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把自己当成最终用户,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用户在使用此软件的操作情形:

重点模拟两类操作:

用户正确操作的业务过程—验证软件的业务功能是否正确实现

模拟用户错误操作的情形—验证软件的异常处理能力(健壮性)

测试思路:

场景法是模拟用户操作软件时的各种情景,主要用于测试软件的业务逻辑和流程。当拿到一个测试任务是,我们并不先关注某个文本框的等价类等是否满足要求,而是先关注它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是否正确实现,这就需要场景法来完成测试。当业务流程测试没有问题,也就是软件的主要功能没有问题时,我们再去关注控件的等价类、边界值等细节测试。(先整体后细节)

场景划分:

1)基本流(有效流、正确流)

模拟用户正确的业务操作流程就是基本流

2)备选流(无效流、错误流)

模拟用户错误的操作流程就是备选流

 

春色怀旧墨香,单调写进诗,也就两三行

posted on 2019-01-12 17:57  淡去的过往  阅读(282)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